大禹治水与卷卷的传说

2015-03-12 22:08: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3月9日,尧都区段店乡西孔郭村村民鲍槐记讲述了一则有关卷卷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传说,远古时期的尧舜都是受人爱戴的圣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更是妇孺皆知的经典故事。但鲜有人知晓的是,大禹正是卷卷的发明人。

    早在尧舜禹时期,大地汪洋、洪水泛滥,人们深受水祸之害。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早除去水害,拯救天下苍生,使子民过上安生的日子,元宵节的第二天(正月十六)便组织部落人员辞别家人,率领治水大军,浩浩荡荡向禹门渡的劈山开河工地出发。

    一路上,治水大军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来到当时的龙门治水驻地——龙山洞(大禹治水时住过,后人叫龙山洞)。为早点开工治水,大禹顾不上休息,一面安置大军的食宿,一面带上有治水经验的能工巧匠,查看山形走势、水流途经,步量山体厚薄,确定劈山开河最佳方位。

    此时太阳已落西山,待大禹及随从进龙山洞时,只见洞内灯影闪烁,不问人语,唯能听到鼾声阵阵……

    大禹明白,子民们经过数天长途跋涉,已人困马乏,大伙早已沉睡梦乡。初来乍到,工地的厨灶等家伙事还不全,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成了厨师们面临的头等大事。

    忽然,一个厨子想起了禹王妻子常给禹王做的柔软可口的摊馍馍。做摊馍馍,费工少,用时短。于是,厨师们便和面、舀水,一个多时辰,味美酥香的摊馍馍就成熟了。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的一伙人不等厨子将摊馍馍端上桌,就三下五除二吞进了肚子里。

    厨子们见状喜上眉梢,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此时,大禹咂咂嘴说:美味是没的说,美中不足就是缺菜。”聪明的厨师经过大禹这番提醒,灵机一动,把过年在家带来的许多现成熟菜一汇,把摊馍馍当皮一卷,再浇上热油,清香美味的卷卷由此而生。

    这就是最早的卷卷,从此吃卷卷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记者王隰斌弓佩玉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