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不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都涌现出了很多农民英雄。近日,记者来到了石止村王东海家中,看到了一副装裱起来的石碑拓片,其中对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洪洞人——崔万荣做了详细介绍。
据王东海介绍,这块石碑民国三年(1914年)刊,碑板高160厘米,宽65厘米,厚15厘米。碑阳额题“潜德幽光”四字,碑阴额题“山高水长”四字,石碑仍在家中,这一石碑由其子崔浚、崔潮以及其孙崔鸿禧、崔廷戟立石。
碑文中写道,当捻逆之初起也,踞临淮,围凤阳,所过无坚垒。皖抚福公入觐,识与不识,与语,大奇之,奏调随营,畀以固原宜君,驻明光。”公感之遇之隆,奋发自厉,所向克捷,旋复临淮一带……嗣屡克坚城,平巨寇,洊保至副将,备补大名游记。”在这时,崔万荣名闻天下,曾中襄,李文忠亦深器重之。”公摧锋陷阵,所向无前,当者尽靡,东省肃清,公力为多。”据碑文介绍,崔万荣,字欣斋,生卒年不详。赵城县石止村人。少以武科起家,官蓝翎侍卫,后加入曾国藩率领的淮军,镇压捻军(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起义,以功升副将,备补大名镇游击,深受曾国藩、李鸿章器重。李鸿章奏请以总兵记名剪放,崔因年老未赴任,卒于南京。
崔万荣的事迹,在李鸿章的著作中偶尔提及。据李鸿章《勋军酌添练马队片》记载,同治四年(1865),淮军刘铭传派参将崔万荣同马勇、王春德等赴古北口、张家口一带挑买战马五百匹,开始创建马队,后渐次于淮队各部推广。
记者王隰斌 弓佩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