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高僧数法显

2015-01-15 15:54: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自小出家,志坚贞。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西晋时,全国佛寺已有180座,僧尼人数多达3700人。其后更是愈来愈多。法显正是生活在佛教在中国空前大发展的这个历史时期。

法显本姓龚,他有3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在他才3岁的时候就把他度为沙弥(即送他到佛寺当了小和尚)。法显性情纯厚。有一次,他与同学数十人在田中割稻,遇到一些穷人来抢夺他们的粮食。诸沙弥吓得争相逃奔,只有法显一个站着未动。他对那些抢粮食的人说:“你们如果需要粮食,就随意拿吧!只是你们现在这样贫穷,正因为过去不布施所致。如果抢夺人粮,恐怕来世会更穷。贫道真为你们担忧啊!”说完,他从容还寺,而那些抢粮的人竟被他说服,弃粮而去。这件事使寺中僧众数百人莫不叹服。20岁时,法显受了大戒(和尚进入成年后,为防止身心过失而履行的一种仪式)。从此,他对佛教信仰之心更加坚贞,行为更加严谨。

早在399年,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二十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在道场寺同佛陀跋陀罗、宝云等译出《摩诃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大般泥洹经》6卷,《杂藏经》1卷,并撰写历游天竺记传《佛国记》(即《高僧法显传》。后圆寂于荆州辛寺。

这正是:西行取经十四载,经游大小二十国;志行明敏弘佛法,仪轨整肃美名传。   锡刚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