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搞活动改出新气象

2014-06-27 07:5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翼城县南唐乡党委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着力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下工夫,以干部作风转变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紧扣“四风”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集意见、深刻剖析问题,不过滤、不遮掩,确保整改落实,取得成效。

紧事急办 民生问题不等不拖

6月2日,该乡北唐村供全村生活用水的机井井壁意外坍塌,全村300余户近两千人口面临断水,夏忙季节,正值龙口夺食关键时刻,决不能让群众吃不上水!村党支部连夜召开“两委”会议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经过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再难,也要想法让百姓吃上水,一刻不能等、不能拖。并上报乡党委、政府,争取支持;制订应急方案和水井修复方案;赶快筹集资金,没钱干部垫!第二天一大早,村里大街小巷、主要街道贴出了村“两委”承诺——半月以内恢复供水。得知情况,该乡党委书记胡国华、乡长张天柱冒着酷暑一天几趟往返于县城和乡镇,跑相关部门寻求支持,包片干部党委副书记张东、副乡长赵生贵和村干部一起查看现场、研究方案。从乡里到村上,干部们都在为群众的饮水问题忙碌奔波。很快,坍塌水井井壁修复,加班加点抢修水泵和管线......

在征求群众意见过程中,南唐乡晓史、常册、河云、东下坪等村民反映河道影响群众出行,村民到田间耕种极为不便,对此村民反映最强烈的意见,晓史的村委会主任赵忠和“两委”干部坐不住了,一定要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征求党员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短短5天内启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5月27日开工到6月8日,完成了一期工程,在20米宽的河道上建起了由7根1.5米直径加筋水泥管构成的小桥,地基用石料,桥隙灌商砼,联合收割机、三轮车、小汽车跑都没问题,与此同时,常册村因村制宜,也建起了到田间的简易桥,一座座小桥让干部与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南唐乡党委书记胡国华说,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坚持开门搞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南唐乡党委、政府采取入户走访、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和服务对象专题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立固定电话和民主评议等5种形式征求意见。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共征求各类意见和建议113条,归纳为两大方面40个小项,目前,这些问题建立了整改台账,落实了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已整改落实的有21项,其余正在落实解决中。

文明节俭 红白理事会得民心

樊店、符册是南唐乡的两个大村,也是经济实力较强、群众生活较好的村子。5月下旬,樊店、符册村的每家每户收到这样一份公开信:红、白喜事一律不准使用鼓乐、戏班、歌舞。禁止子女升学、老人过寿、立帮宴请宾客……

樊店村第八村民小组组长李善义说,这些年村里办事攀比成风,你家办事有鸡有鱼、我家办事就加个肘子,到了他家又添一盘牛肉,一桌席的价格从120元涨到了210元,普通人家办事都得摆四五十桌,每桌最少也得180。许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为了面子只得硬着头皮上。关键是菜太多,说难听点:吃一碗倒半碗,让主家看着都心疼。

在入户走访调研和征求群众意见活动中,群众反映:大操大办有愈演愈盛之势,中央都出台“八项规定”不让大吃大喝了,咱农村办个事咋还这么铺排!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南唐乡党委、政府决心解决这一顽症陋习,他们及时调查、座谈讨论,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新风的实施意见》和《抵止大操大办,倡导节俭办事倡议书》。要求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操作过程不搞一刀切,由各村因村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既提倡节俭节约,还要符合民意。

从6月1日起,樊店村红白喜事开始全部执行“十大件”标准,每桌最少节省三分之一花费,党支部副书记石东财告诉笔者,红白喜事禁止吹鼓手、乐队,最少能省2000元。白事上浪费最严重的除了吃席还有香烟,一场丧事办下来得70多条烟,费用也在3500到7000元,有了制度约束,再省2000元。文明节俭,群众乐意、主家满意。他说,除了理事会还成立了由7名年轻党员、积极分子组成的监事会,帮助监督执行,一定要把风气扭过来。

符册村第九村民小组组长曹苏奎的另一个身份是有着30年厨龄的乡间大厨,见证了农村红白喜事的变迁:70年代村里办事叫“十全”,仅摆几桌;80年代是12件起,桌数也增加不少;90年代至今是“十五圆”,内容不断丰富,都在四五十桌……从7月1日起,这位大厨将履行一项新的职责,即监督职责,村里给红白喜事立了规矩,一切从简,否则,村里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一律不到场。

据了解,南唐乡其余15个村子的红白理事会也全部成立,抵制大操大办、倡导节俭办事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全乡全面推开。

统筹兼顾 工作成绩看实效

作为乡镇干部,胡国华每天面对的是群众,天天打交道的是群众,是群众路线的直接践行者,他们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目标要求,聚焦作风建设,着力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下工夫,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南唐乡党委在乡机关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以联系点为单位,走访一遍农户、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制订好一个规划、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集中慰问、帮办一批惠民实事。截至目前,全乡7700余户,已走访3000余户。在走访过程中,还全面推行了机关干部“便民联系卡”制度,一户一张,既方便群众联系,又能及时为群众服务。

在农村“两委”干部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走访一遍农户、开展一次谈心活动、开展一次结对帮扶、兴办一批惠民实事、化解一批信访矛盾”,以增强“两委”班子凝聚力,重点解决联系群众不紧、不愿直面群众等问题。

通过真入户、真调研、真倾听,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做到“四个弄清楚”,即弄清楚自己的宗旨和职责是什么,摆正与群众的位置;弄清楚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努力维护好群众的正当利益;弄清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因素是什么,着力理顺群众的情绪;弄清楚影响发展稳定的因素是什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该乡坚持活动与工作两不误、两结合。两结合,即与“定查评”工作相结合,全年共确定28件服务发展大事,28件服务民生实事,21件服务群众难事,目前已完成39件。与“四个年”活动相结合,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设施农业建设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效果明显、民生事业不断改善,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党员活动深入开展。通过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全乡党员干部进一步夯实了“接地气、干实事、争一流”的执政理念,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