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南梁:躬身服务解民忧

2014-09-26 09:1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还是党的政策好!镇里的干部好啊!要不然,我侄儿的房屋、院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补,家具不知道何时能够添置,尤其是解决了两个孩子的户口问题,解决了孩子长期没有学籍的后顾之忧。”近日,翼城县南梁镇冯史村村民薛金标的心情格外好,逢人便称赞镇领导的贴心帮扶。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南梁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找准活动推进路径,坚持开门搞活动,俯下身子,真心诚意惠民解忧。他们搭建广大党员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了解民愿,办好为民事,全镇干部投身教育活动,书写魅力南梁发展新篇章,赢得群众一片掌声。

沉下身子 进村入户接地气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高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贴近的问题,南梁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自行动上接地气,开展了走村入户下基层活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为村民解决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在基层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镇领导可当场‘拍板’;有些现场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镇上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一般会在短期内给予回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石广武告诉笔者。

针对各村自来水存在的问题,镇党委专门邀请翼城县水利局负责人来镇上现场办公。西堡村由于井壁塌方造成饮用水混浊,村民无法饮用,经南梁镇协调后,县水利局派专门技术人员指导,提供了价值近2万元的水泵,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题;同时,马册、西张等村也在水利局、利民灌区帮助下,解决了自来水供水不正常的问题。

南梁镇很早就有种果树的传统,但是大多数果园电线线路老化、村外果园电压不够,村民打药电力负荷不够,还有其他村内电线线路老化现象也非常严重,经常在用电高峰期,村民苦不堪言。在得到问题反馈之后,镇党委及时和供电所联系协商,新增加变压器6台,改造变压器19台,改装线路6.5公里,涉及涧峡、北常、武池、南史、东郑等15个村。目前,安装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武池村的果树种植户秦天云高兴地说:“线路改造后,电压正常了,打药再不用发电了。”

除镇上领导干部下基层查问题外,各个行政村一把手也结合工作实际,进村入户,和群众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点对点服务,并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立整立改村民办事更方便

“我们村离镇上远,交电费时间集中,排队等候,非常不方便。”“现在农村面貌确实很好,但还是有一些养猪户污染环境,能不能集中安置这些生猪养殖户……”面对群众反映的一连串问题,镇工作人员一边答复一边在社情民意收集登记表上做着详细的记录。这是南梁镇打造联系群众为民办事平台的一个缩影。

群众的呼声就是最大的民生,如何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想方设法帮百姓解决困难是摆在每位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

南梁镇按照开门搞活动的原则,各村利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征求群众建议。他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等方式征求建议。各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还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征求群众的意见,重点征求卸任老干部、种植户、养殖户,有一技之长、在村里有一定威望的人,老弱病残、弱势群体等群众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听取他们对村里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村里长远发展的建议,入户率已达到二分之一。至此,他们不仅协调供电公司解决了村民缴费难的问题,而且踏踏实实做了许多解民忧的实事。冯史村的薛选民一家,由于妻子智障,两个孩子的户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学校没有学籍,镇党委、政府了解后,及时和镇派出所联系,到县公安局办理相关手续,最终采取做DNA进行亲子鉴定,终于给孩子上了户口。

夏收期间,南梁镇机关人员及大学生“村官”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队40余人,深入到各村帮助残疾人、留守老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无劳动能力的家庭抢收麦子。期间,共深入到7个村帮扶农户23户,同时,为切实减轻困难群众的负担,镇机关人员及大学生“村官”还自发出资1000多元,解决他们的夏收费用问题。

在该镇东王村,农户翟可儿激动地说:“今年就我一个人在家,两个姐姐病着,我正发愁今年没有人收麦子,没想到镇上会有这么多人帮我收麦子,还为我付了收麦子的钱,我真心感谢党,感谢政府。”

转变作风凝心聚力促发展

改进作风,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洗礼,也是一次制度机制上的变革。半年来,南梁镇以“定查评”工作法和“服务群众年”活动为切入点,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在活动中,他们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做到“坚决不走过场,确保取得实效”,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和贯彻群众路线的知行合一。针对群众路线活动督查中个别村党员参学率低的问题,镇党委多次研究,还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党员管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决定》。

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增收,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南梁镇包村干部到各村积极宣传,首先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针对有发展现代农业想法的村民,包村干部积极和村干部协商解决其实际问题,积极进行土地流转解决土地难问题。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2000余亩,其中南梁村流转400亩土地用于种植葡萄,南常斜口庙村流转500亩土地已经种上玉露香梨和核桃树等等。同时,他们盘活水泥厂闲置土地,钰瑞建材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建设新型环保建材两条生产线,生产标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即将投产。

中贺水村“两委”干部到跪着悉心照料瘫痪老母亲十几年如一日的残疾村民张广英家中轮流进行帮扶;冯史村“两委”干部到家境贫寒却品学兼优的薛凯强小学生家中慰问,给他们送去粮油衣物等物品;南岭村五保户史桂学不慎摔倒腿部骨折,村干部及时把他送到医院,派专人看护,花费7000余元,住院一个多月将病看好,回村后村干部又不定时到他家帮助干一些重活,照顾他的生活。

镇村干部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大家深刻感受党员干部作风的变化。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真正植根群众、造福群众,才能够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干部沉下身子接地气,老百姓想说的话也有地方说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老百姓的心里畅快了,全镇更加和谐了,推动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南梁镇党委书记张新民说。     通讯员 宋榜娟 高华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