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零距离地倾听他们的‘呼声、心声、叹息声’,关注他们的‘大事、小事、家务事’,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疾苦记在心上,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帮助他们化解矛盾纠纷,真心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与称赞。”这是翼城县检察院检察干警的心愿。
为深入开展“一村一警”联系走访活动,翼城县检察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兴元为组长的“一村一警”活动领导小组,下设21个驻村(社区)工作队,副队长由院领导组成,同时抽调34名干警进驻10个村(社区)落实一村一警联系制度,实行了警力下沉,确保了所驻村(社区)与干警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无缝对接”把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一村一警”活动开展以来,该院检察长马兴元要求全体干警带着感情入户走访,主动联系,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努力当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平安创建的督导员,便民为民的服务员”,真正把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检察长马兴元带头深入农村,扑下身子,零距离服务基层群众,全力构建和谐检民关系。在王虎村,马兴元通过村干部了解到郭相贵家的特殊情况,亲自登门走访。郭相贵家有五口人,年老多病的老人,聋哑残疾的女儿,身患心脏病的妻子,沉重的家庭负担全压在郭相贵身上。19岁的儿子郭洋洋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早早辍学在一家企业打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突遭车祸,头部受到重创,虽经全力抢救保住一条性命,但却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生活起居要靠人照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肇事者逃之夭夭,郭家没能得到分文赔偿。为保住唯一儿子的性命,郭家虽债台高筑仍不放弃治疗,花去近20万元。20万元对一个贫困的农村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就在全家陷入极度困境时,检察长马兴元登门走访,让郭家有了希望。马兴元和郭相贵家人促膝交谈,全面了解他家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后,帮助其制定生产生活发展计划,协助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困难。马兴元在郭相贵家院内院外仔细考查,发现他家院外有一块地方适合搞养殖,于是就多方找关系协调,很快给他们联系购买了15只价值6余万元的阿勒泰种羊,随后又去书店精心挑选,购买了一些养殖类和科技类书籍亲自送到郭家,鼓励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面对现实,转变观念,通过自力更生逐步摆脱贫困。回到单位马兴元又马不停蹄地帮两个残疾孩子联系民政部门、残联等单位协调办理残疾证等事宜。事后马兴元只要一有空就去郭相贵家,经常给他们带一些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并和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家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2月3日,记者跟随检察长马兴元等干警来到位于县城几十公里外的山区王虎村,当车行至西沟大坝一条崎岖山路时,车窗外的情景着实让记者们吓出一身冷汗,一条刚好能通过一辆小汽车的路,两边沟壑纵横,很是危险。马兴元告诉我们:“这条山路去年雨水多给冲断了,该村的村民们一时无法正常走出村庄,是咱检察院‘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走访时发现后,从检察院的经费中硬挤出3万元把此路才先给垫起来,现在只能勉强通过一辆小汽车。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协调有关部门筹集修路资金(已经筹集了20万元),争取尽快给村民把路修好。”
来到郭相贵家的农家小院,院内晒满丰收的玉米,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的,院外鸡鸭成群、猪羊满圈,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见到记者,郭相贵夫妻二人感动的泪流满面。郭相贵告诉记者:“我家现在的生活好多了,这一切多亏了检察院的马检,是他给了我们家希望,他对我比我父母恩情都大,感谢马检,感谢人民检察官,感谢帮助过我的好人。”
今年7月份的一天,突然雷鸣闪电,一场暴雨从天而降,正在上班的马兴元如坐针毡,下这么大的雨,他担心王虎村村民有险情。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叫上司机,驱车来到王虎村。冒着大雨,马兴元打着雨伞,挨家挨户查看有没有险情,此举动感动了整个小山村的老百姓。马兴元就是这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密切检民关系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按照翼城县委政法委“一村一警”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副检察长侯太平所在的服务队服务的对象是西闫镇。为了及时贯彻落实此项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抽调5名干警联系9个自然村,先后深入农村200余人次,收集意见、问题50余条,分门别类,分别处理。侯太平每走一户,接触到每一个居民,都会及时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想解决什么、有什么困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据了解,有10户贫困户得到了侯检的帮助,有给现金的、米面油的、衣物的、饲料等。贫困户需要什么就帮什么,提供多种帮扶品,实实在在按需所帮。今年汛期,西闫发生水灾险情,侯太平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村民带头抢修,并协调联系3万元资金,帮助重建桥梁。作为队长他以身作则,从不计较所做的事在不在职责范围内,同时要求每位干警在进村入户时,一定要做到亲民、务实、帮困、解难,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满意的检察官。
“一村一警”联系走访,不仅是要发挥政法干警护民安民本职,更要知民情、解民忧。副检察长车广永是浇底乡的队长。针对浇底乡地理位置偏僻、产业发展困难、人民生活贫困的现实状况,工作队要求各位联村干警利用自己特长、信息优势,结合实际,为本村寻找致富项目、提供致富信息、拓宽农产品销路,在切实让村民脱贫致富上下一番工夫。为摸清所包联村的基本情况,主动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当好“信息员、宣讲员、调解员、督导员、服务员”,车广永一进村就是一整天,对所包村的基本情况掌握得了如指掌。有时候白天没有时间,他就趁着晚上下班时间到村里走访,把开展“一村一警”联系活动与日常工作统筹兼顾,做到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帮扶对象家中有困难必到、家中有大事小情必到、电话求助必到,经常与群众联络感情,真心关注群众疾苦。截至目前,浇底政法工作服务队走访过的农户已经达到1500户,达到全乡总户数的90%以上,并建立了村情民意册,撰写民情日记,各干警对所驻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综治法制现状,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能做到了然于胸。
翼城县检察院借“一村一警”活动的平台,通过与群众零距离的上门走访,进一步建立了和谐检民关系,同时还让干警们深入社会,体察民情,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民生,不仅加深了检民之间的联系,也拓展了检务公开活动,全面提升检察队伍的新形象。 记者 赵玉峰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翼城:气瓶充装再次接受“体检”
下一篇: 翼城:小核桃让我在自家门口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