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车行驶在去往翼城县西阎镇的公路两旁,之间崇山峻岭显得荒凉;周围山野没有一点生气,只有坡上生长的松柏,傲然直立,无惧严寒。
及至走进西阎镇西阎村的神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远远就听见隆隆的机器声和此起彼伏的笑声。只见院内铲料、装袋、密封、摆放菌袋的七八个工人忙得不亦乐乎。指着一堆被塑料布蒙放好的菌袋,该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忠说:蘑菇种植看似简单,其实要经过好多工序,碎料、配料、拌料、装袋灭菌、点种、刺孔、发菌、种植、收获。这儿摆放好的1万多袋要用旁边的锅炉蒸汽灭菌。
陪同我们采访的西阎镇党委副书记孔祥龙说:食用菌产品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经济价值。近年来,西阎镇依托地理优势,积极引进食用菌栽培技术,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推进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使食用菌成为当地农业转型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径。
我们了解到,那是在去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中,让神农香菇种植合作社13万袋秋茬香菇损失殆尽,经济损失达80余万元。尽管如此,还是没有打消群众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的信心。今年年初,西阎镇党委政府为合作社筹集资金,顺利启动春菇生产,建成大棚20座,产出鲜菇2.5万余公斤,远销运城、临汾等地,收入近30万元。
在古十艮村的舜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今年也种植了19棚香菇和4万袋木耳。目前在西阎镇已经初步形成了古桃园、古十银、元窑河、西闫4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在这些基地的影响和带动下,全镇食用菌业正向纵深发展。2014年食用菌产量比2013年度翻了一番,达到了木耳5万袋,香菇6万袋,产值突破了100万元。
不仅如此,该镇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他们采取本土加合作的技术支撑模式,本土以翼城县食用菌技术员李维云为主,以菌站为基地开展选种、制菌、育种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最低成本的菌种。并适时对筛选出的新品种进行试验性种植,同时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合作主要与河南、垣曲等地的技术人员加强联系,采取来人住基地指导和电话、网络咨询等方式取得种植技术。
家在元窑河的刘峰利用院外约0.2亩空地种植木耳6000余袋,今年收获干木耳近150公斤,收入多达2.4万元,不到二分地的效益十分可观。西阎镇的留守老人、妇女多,也可以利用空房、空院发展庭院式香菇种植,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赚到钱。
西阎镇党委书记、镇长刘双辉说,食用菌已经为当地农业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力度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力争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技术化、品牌化,快步步入快车道,使更多的老百姓早日发家致富。 通讯员 宋榜娟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翼城供电公司拓宽员工学习渠道
下一篇: 翼城:村“两委”换届工作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