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翼城县西阎镇走访,在问及当地的翼城好人好事时,当地百姓一致推荐任克丽。他十几年来,身在山区,扎根基层,淡泊名利,从普通医务人员到内科主任医生,一步一个脚印,以解除患者疾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己任,以院为家。他除了有一手为病人解除痛苦的精湛医术外,还有一颗服务山区老百姓的拳拳爱心。
今年37岁的任克丽,1999年从山西职工医学院翼城分校毕业后就来到了西阎中心卫生院,这一晃已有15个年头。自从来到西阎镇,任克丽就把自己的一切交付给了这片热土。
知道任克丽的人总是看见他在忙,穿梭与镇子上、村落间的各家各户中。就在采访当天,他依然不改往日作风,骑着摩托车去往堡子村为一位60多岁的高血压患者上门检查,像这样的上门服务,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多年以来,任克丽用心做好一名医生。他视病人如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总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最佳治疗方案。只要能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让患者打挂针,能够在门诊治愈,绝不要求患者住院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负担,深得广大患者的信任。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患者把生命托付给了我们,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心交给患者。诊疗中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2004年2月,卫生院迎来了一位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宋克庭。当时状况十分危急,已来不及犹豫斟酌,任克丽果断地他给用药,方才使宋克庭暂时了脱离危险。可任克丽的心还是悬在半空中,一刻也不敢松懈,直到宋克庭半个月康复出院,她才松了一口气。此后,宋克庭以及他的家人小病大病都来找任克丽,他们觉得只要是任克丽给他们看病就没问题。
来卫生院看病的不仅仅是西阎镇各个村的村民,还有周边以及慕名而来的远方患者。2005年,一位来自外省的煤矿工人独自一人来到卫生院,一进门就用手捂着胸部、龇牙咧嘴的、着急地吆喝医生给他开点止痛药。任克丽正好经过药房忙上前询问怎么回事儿?任克丽经过了解,患者经常胸疼,为了省钱,他是咬着牙坚持了好久,实在是疼痛难忍方才想到买点止痛药解决完事。任克丽出于医生职业的敏感直接要求患者“先做检查”。通过检查,任克丽发现该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但考虑到患者没有家属陪伴,家境又比较窘迫,任克丽主动为患者垫付了医药费用,及时运用“溶栓疗法”成功抢救了这位煤矿工人。而且,在该患者住院期间,任克丽还带领本科室的医护人员经常探望,送药,送饭,精心照顾直至其健康出院。
为了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了解每位村民的基本信息和身体状况,每年任克丽都会带领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顶着烈日,冒着严寒,跋山涉水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他们背着化验设备、心电图机,抬着B超机入户到不能起床的老人家里为其体检、送医送药。西阎镇的留守人员多,且大多数都是老人,但哪个村里的老人健康状况是什么,任克丽都了如指掌。一直以来,他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炎炎夏日,任克丽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有叫必到。他说,他们是离村民最近的医生,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是他们的天职。虽然辛苦,但却很欣慰。由于平常的敬业,赢得了老百姓对他的尊敬。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爱心医生”。
一年有365天,任克丽的工作时间就超过了300天。他的孩子在汇丰学校上初中,妻子也在唐兴镇的西关村居住。为了守护村民的健康,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为了病人放弃了与孩子交流的时间。每次孩子开家长会,老师问孩子,你爸爸怎么没有来过呢,孩子总是低着头,忍着泪水说:“我爸爸在山里,那里的病人需要他”。
如今,任克丽在西阎村镇中心卫生院已经干了十五年,在他的努力下,所在的科室和他自己先后被县卫生局和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任克丽不骄纵也不敢放松。他一如既往地加班加点,努力钻研技术,以求更好地为山区老百姓服务,做西阎老百姓生命的守护者。 通讯员 宋榜娟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