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首届古绵山旅游暨介子推文化研讨会侧记
阳春四月,翼城古绵山下桃花争艳、绿意浓浓。4月18日下午,首届古绵山旅游暨介子推文化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和省内研究晋文化的17位专家、学者以及翼城县政府相关人员和文化专员汇聚一堂,交流探讨介子推的爱国之情、奉献之心和淡泊之志。
古绵山位于翼城县唐兴镇封壁村北,海拔869.6米,该景区林木常年繁茂苍翠,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自然风光优美独特。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割股奉君”“功不言禄”“背母隐居”“火烧绵山”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晋文公焚烧绵山致介子推母子抱柳而死恰逢清明前一天,人们为纪念介子推母子,定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三天之内不动烟火,以“寒食”表纪念,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三月三古绵山庙会。同时,介子推也是中国以山铭记、以节日铭记的中华第一人,他的故事道尽忠、孝、礼、仪,诉说人间真情,传颂千秋万代。
“顾炎武认为‘绵上’在翼城……”介子推文化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保春的发言中拉开帷幕。他在演讲的《晋国介子推隐居之地及相关地理问题试探》题目中提出的介子推之“介”可能是古国族名、今山西介休与介子推的关系、绵上(绵山)、介山释义、寻找介子推的隐居地等四个问题通过引用文献记载与各位专家进行了认真分析。
随后各位专家依次发言,就各自的观点进行了详细陈述,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王杰瑜教授撰写的《历史的纠结:文化与历史的差异性透视》、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谢耀亭教授的《介之推三论》……参会人员一边聆听一边做笔记,礼堂内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认为这次会议得到翼城县的高度重视,古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工作做得扎实、到位,本次研讨会就绵山、介子推、绵山文化旅游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一次很成功的会议,为翼城县文化建设、旅游发展转型项目开拓了新的篇章。”会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侯慧明对记者谈到了他的一些体会。
翼城县古绵山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是经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的一项重点工程。自2006年以来,翼城县古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古绵山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重考历史人文,严谨规划设计,投入大量资金,植树造林,建殿修路,使荒芜千年的古绵山逐渐焕发了勃勃生机,显现迷人景象。
该公司负责人鹿英杰告诉记者:“古绵山旅游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26亿元,一期工程投资已达3063万元,下一步将逐步建设20多个新景点,继续加强景区景点连接通道建设,完善特色餐饮、娱乐、休闲、娱乐场所建设,打造古绵山景区旅游文化品牌。”此外,4月17日拉开帷幕的首届古绵山德孝旅游文化节为期5天,包含德孝书画展、介子推文化论坛、翼城旅游项目推介会和三月三介子推公祭等活动。
该县旅游局局长李建党告诉记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大大增强了我县发展旅游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标志着我县旅游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制定出台有利于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植力度,协调相关部门为旅游产业发展打开绿灯,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态势。”记者 董枭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