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加入‘乐村淘’不到3个月,我就着实感受到了‘乐村淘’带来的好处,也见识了O2O模式带来的震撼。以前有的商品一年也卖不了几件,现在通过网络预订,一天就卖完了。”得知笔者来意后的第一句话,翼城县中卫乡浍史村“乐村淘”线下体验店的老板娘李金娥这样说道,话语之间难掩喜悦、兴奋之情。
在家轻点鼠标,通过互联网就能把小米、核桃、苹果、土鸡蛋等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在翼城的广大农村,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现代的销售方式。
围绕着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翼城县以“富民强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电子商务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这股新生的力量——电子商务大军,正在逐渐激活翼城的传统产业。
创新理念,顺势而为,在做优服务中点燃创业梦想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时间,“互联网+”成为热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传统资源性支柱产业遭遇严重冲击和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更加紧迫,而电商企业淘宝、京东却在不断创造着每年增长100%的神话。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互联网+”的时代大潮,如何更迅速地培育新的产业形态,激发蕴含在群众之中的创新创业热情,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打造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支柱,翼城县委、县政府将目光聚焦到了电子商务。
创新理念迅速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抓住时机,抢先一步,争得农产品电商爆发前重大机遇,网商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积极而为。为了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新型业态,翼城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电子商务推进大会。
电子商务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让更多的人进入电商行列,翼城县依托立达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培训班,免费对电商进行“淘宝网入门”、“网店提升”等技能培训。首期电子商务培训班在王庄乡开班,来自该乡30名对电商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接受为期20天的免费培训,旨在帮助农村青年在家进行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带动他们创业致富。北京美材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达科技职业培训学校教师授课,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授课内容包括如何开店、店铺装修、商品图片拍摄与处理、网店营销推广、客户服务与交易处理、网络销售技巧等。通过培训,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微机操作、电脑设计、网上淘宝等技能,在互联网上开起了网店。
翼城县人社局就业促进股股长董新华说:“翼城是传统农产品生产大区,如何才能让‘冷’资源成为‘俏’产品,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我们将抢抓机遇,打造电子商务与信息产业园,让我县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轨道,走向市场。”
创新经营,发展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式营销
要想做好电子商务,离不开综合网络服务平台。翼城县引进O2O、B2B、C2C为模式的电子商务公司,筹建能立足翼城、辐射周边的网络交易平台。
他们争取在煤炭、钢铁、铸造、农产品、旅游服务业等领域发展壮大一批专业型电子商务平台,带动本县电子商务发展。
“乐村淘”是全国第一个村镇O2O电子商务平台,旨在利用互联网思想和技术改变并颠覆村镇用户购物方式、提升村镇用户的生活品质。它所采用的O2O营销模式又称离线商务模式,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翼城县“乐村淘”代理商韩海峰介绍说。今年1月7日,在县工商联指导下成立了翼城县工商联电子商务商会,同时启动“乐村淘”县级运营业务,并于1月20日开始对百余名村镇小卖部负责人进行了培训。截至目前,已经签订体验合同的有106家,其中46家开始运营。
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做电商”培训活动,随着3月25日王庄乡的培训正式在翼城县拉开帷幕。该县立达职业培训学校依靠行业优势,积极筹备电商培训。从2012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行业,投资电商购物平台带购网和建材315网,并聘请北京美材汇电子商务公司讲师专门辅导,截至目前,该校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培训300余人次,今年计划完成千人次培训。以培训学员为基础,他们规划的微信群体营销计划也正在稳步实施当中。
该校负责人索延晋告诉笔者,电子商务培训班得到了县政府、人社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将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县10个乡镇巡回培训,培训学员全部免费学习,学习内容为实践教学,都是最前沿的电商知识。培训后每个学员都有一个自己的网店,每个培训班组成一个销售团队,在每一个村建一个网购服务点,形成万人做电商的大众创业、全民创业、全民创新的局面,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翼城县工商联主席张忠介绍,通过电商协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完善农村的物流配送服务,做到线上推广本地农特产品,为农民提供便利、全面、优质、快捷的网购代办服务,线下网货下乡,让村民在家就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的优质产品,使村民通过农村淘宝享受到城镇生活的便利,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该县商务局作为电商发展的牵头单位,也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计划。到2017年,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要突破30亿元,规划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两个以上,乡镇电商产业集聚区3个以上,培育电商示范主体100家以上,电子商务专业村3个以上,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
到2020年,实现乡镇电商公共服务、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80%以上,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仓储基地、支付认证等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努力创建全省电子商务农旅融合示范区。
示范带动,典型引领,在变革大潮中抢占一席之地
该县分管电子商务的副县长董玲说,从翼城经济发展的态势看,电子商务是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市场空间极为广阔,我们要加紧发展电子商务,在示范引领上加大力度,以生态绿色农特产品和重点行业的网上销售为突破口,政企联手,共同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开创富民强县的新局面。
“我是幸运的,遇到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好时机;翼城电商是幸运的,近期又得到各个部门的支持。
我相信,翼城的农产品从此与世界不再遥远,只有指尖间的距离。”南寿城土特产网店经营者殷永霞这样说。
就靠着几台电脑,殷永霞把全县的土鸡蛋、小米、核桃、苹果等农副产品推上网络,发往了全国各地。打开殷永霞的“宝妈土鸡蛋”网页,新颖的设计令我们眼前一亮。通过对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把真实的农村展现给广大顾客。她拍摄的大量图片,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孩子吃鸡蛋、婆婆捡鸡蛋等等照片,全家都成了产品的代言人。
同她的网络销售店一样,还有翼城县舜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唐霸特产销售店等,在他们的带动下,翼城县谷子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浇底乡翟庄村村民马振兴高兴地说:“我们家去年种了2亩多谷子,每亩地产250多公斤,除了自家和亲戚朋友吃的,剩下的还卖了3700元钱。近几年来,谷子市场不但价钱卖得高,而且销路畅通,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去。老百姓收入都还可以,都愿意种。”不仅如此,网上推销装饰品,朋友圈里做微商,一件代购自创业……翼城的电商群正在逐步成长壮大。翼城县首家天猫旗舰店店主崔常春把小叶紫檀在网上卖的有声有色;中卫乡吴寨村20多岁郭华在家开网店做代购,去年纯利10万多元,足不出户就小有成就。
唐兴镇城内村开网店的李女士说:“有一位老人的女儿,前几天给老人买了个大冰箱,在线支付的,老人收了货高兴地见人就说这个网好,后来又在我的店里下单买了饮水机。六七十岁的老人都选择网购,我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大好。”蓬勃兴起的电子商务背后,是翼城县高瞻远瞩的发展布局。
翼城县委书记郭行杰说,在这个网上甚至都可以买飞机的年代,我们的农产品销售如果还靠传统模式,必然失去做大做强的机遇。要引进知名电商平台企业,不断完善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放大新的增长点,培育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如今,电子商务特别是涉农电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正在翼城大地上迅速蔓延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翼城经济转型的步伐一定会走的更加坚实,更加步履铿锵。(宋榜娟)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