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针灸医师孟兆慧:妙手银针除疾患

2015-07-30 10:29: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妙手银针除疾患

——记翼城县人民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孟兆慧

    临汾新闻网讯 她是一名专业的针灸医生,凭手中小小的银针解除了不少患者的病痛;她也是一名兼职的心理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更注重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她就是孟兆慧,针灸科主治医师,一位妙手银针除疾患的优秀医生。

    翼城县人民医院的针灸科坐落于门诊楼二楼。推门而入,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不大的空间里一位患者坐于床的正中,上半身扎了数十针,表情却轻松、正愉悦地与家属闲聊。屏风隔断里,孟兆慧正聚精会神地为另一名患者扎针,一旁还有3位患者在等待治疗。“热吧,针灸治疗忌风寒,门是必须得闭着,也不能开空调。”孟兆慧准备为下一位患者诊治时顺嘴与记者搭了一腔,又全心投入到工作中了。

    高考时孟兆慧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一那年,孟兆慧的主要课程是中医基础,其中不乏《易经》、阴阳五行的相关知识。“这不跟算命似的。”刚上大学的她很迷惑。学了一段时间,孟兆慧才发现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才明白自己当时的浅薄。进入大二,在老师的鼓励下,孟兆慧终于拿起了银针,开始实践操作。起初,她在自己身上练手,后来慢慢找到感觉后,老师就带大家出去义诊。孟兆慧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义诊,当她为一位老人扎针时,她迟迟不敢“下手”,老人就鼓励她,“没事,当初怎么学的就怎么扎。”扎完后,老人明显觉得僵硬的脖子舒服了很多。“姑娘,技术不赖嘛。”老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孟兆慧非常有成就感,也正是从那时起,孟兆慧才明白自己学医是为了什么。

    踏上七年本硕连读的求医路,孟兆慧顺利获得了中医学与针灸推拿学双学位;以高出分数线55分的成绩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全票优秀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2012年,信心满满的孟兆慧来到翼城县人民医院,她觉得凭自己7年的勤学苦练,一定能针到病除,能帮很多患者解除疾病的痛苦。然而,随着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病种越来越多,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匮乏。于是,业余时间,她买来相关的书籍自学。2014年年初,孟兆慧再次回到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针灸。进修期间,她抓紧时间一分一秒汲取医学养分,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院士、武连仲、杨兆钢、王重新等名师的悉心教导下,孟兆慧熟练掌握了各种常见病的针刺方法,临证选穴的能力,临床常用穴位的用针技法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临床实用的理、法、方、穴、术的治疗体系与治疗理念。

    进修回来之后,孟兆慧为患者邢阿姨进行了治疗。邢阿姨是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这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侧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有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从20岁就开始了,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以20岁到40岁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患者为多。经过她7次的治疗,邢阿姨左侧下肢酸胀的神经根压迫症状得到了完全缓解。

    如今的孟兆慧,在中风后遗留的偏瘫、肢体麻木、面瘫、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落枕、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等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都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针灸效果让人称奇。

    不久前,55岁的赵阿姨因颈椎疼痛、不能入睡,哭着找到了孟兆慧。原来,赵阿姨患有颈型颈椎病,以往都是通过做理疗来治疗,实在受不了了就吃止疼药,但这次连止疼药也不管用了。在确定赵阿姨的病因后,孟兆慧为她扎了电针,拔了火罐。当天,赵阿姨就感觉不那么疼了。后来,连续治疗3天后,赵阿姨的所有不适症状消失。

    另一位略针到孟兆慧领灸神奇的是一位失眠患者。这位患者近两年来反复失眠,之前一直服用安定,后来每晚必须服用两片安定才能入睡,早上起来是昏昏沉沉不清醒,痛苦不堪。孟兆慧经过研究,给这位患者使用“宁神定志”针刺法。当天晚上患者在没有服用安定的情况下,有效睡了5个小时,而且早晨起床后前所未有的清醒。持续半个月治疗,这位患者不仅能自然睡得好,而且饮食也好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每当看到被疾病折磨的失去生活信心的患者因为自己的治疗,不但找回了健康,更找回了人生的目标与价值,孟兆慧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她知道,她治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患者的心病。

    “我必须要继续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大的能力来帮助患者战胜病魔,这是我的职业使命。”孟兆慧说。(李娇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