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汉子陶利全依靠无土栽培闯出农村致富路

2015-11-10 09:16: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村里娃,搞过小选矿厂,经营过大卡车。37岁那年还成功竞选了中卫乡木坂村第八届村民委员会主任。”在大棚里采摘西红柿的翼城县晋盛荣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陶利全边干活边对笔者说。
    2010年,陶利全和三个朋友经过反复商量,采取两人出资金,两人管技术的方式,决定栽植水果西红柿和普通西红柿。“刚开始,我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管理。到5月份一上市,西红柿就以口感好、光泽度好、品质高等优势赢得了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陶利全说,他们的批发价比市场零售价还高,却有四五家批发商争着要。为抢到货源,有两个客商自己雇人直接到地里去摘。仅仅一季,就给他们带来了2万多元的纯收入。
    首次试验的成功让陶利全开始谋划更大规模的发展。正好翼城县唐兴镇封比村刚刚新建了100个第五代日光温室大棚,实地看过后,陶利全一次承包了7个大棚,受资金所限,陶利全发动亲戚朋友加盟,又承包了9个大棚,采取免费提供技术,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为的是想通过规模发展引起大客商的注意。当年8月中旬开始定植苗子,一下就种了16个大棚无土栽培西红柿,长得非常好但是价格不好,陶利全给7个大棚的工人工资支出了10万元,而西红柿只卖了8万元;其他9个大棚效益也是如此。首战失利,加盟亲戚朋友支撑了一年后陆陆续续把大棚转包给陶利全,三个合伙人也都退了出来。
    一个人要管16个棚,家里人劝陶利全稳着点,不行也退出一半。他当时的想法是:村委会主任都辞了,再干不出点事来,咋回村里见人。就是抱着这种不能让人看了笑话的心理,为了更好的掌握技术,陶利全求助到县农委蔬菜站站长张健,获得了他的支持。从那时开始,张健便隔三差五到棚里来,有时候晚上还打电话提醒他一些技术要领。
    在封比村建棚的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天气持续降雨,西红柿发生大面积病害,早疫晚疫、根茎积水、茎髓溃疡、叶霉灰霉,几乎西红柿上能发的病都发了。就在陶利全火急火燎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健带着几名技术人员连续十多天,天天呆在他的棚里。晚上回去查资料商量对策,白天一点一点手把手地教给他。从那年以后,在张健的指导下,陶利全采取种前消毒杀菌、种后预防为主的办法,再没有发生过大的病害。“也正是有了技术支持,我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到北京、太原、西安等大中城市去拓展市场、开阔眼界。”陶利全有感而发。
    从2013年开始,在翼城县农委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陶利全的16个大棚种植实现分季节、多样化,栽植了茄子、辣椒、豆角、黄瓜、西红柿、草莓等蔬菜。由于管理到位,质量有保障,提升了产品价格。最重要的是有了固定大客户,有临汾万佳福超市、太原美特好超市以及周边蔬菜市场的大批发商。无土栽培的效益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比一年好。2014年,16个棚纯收入32万元,每年支出工人工资都在10万元左右。
    看到陶利全打开了销路,稳定了市场,封比村的84个五代大棚有50多个达成了搞无土栽培的意向;菁铧农林牧开发公司16个大棚从建设到栽植全部委托给陶利全来做。“可以说,近些年全省范围内的无土栽培大棚都是我帮助他们完成改造的。”陶利全自信满满。
    陶利全说,从开始搞无土栽培,县农委每年都组织他到外地参加农博会、农业科技交流会,参加销售、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学习培训班。市农委还组织参加了农超对接会,帮他找到了万佳福超市这个大客户。他和妻子都首批获得了翼城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
    2012年,陶利全的“晋盛荣”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取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瓜果认证和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他们还设计了礼品蔬菜、礼品西瓜、礼品草莓包装,更好的走向高端市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陶利全说:“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让我学到了技术、开阔了眼界;搞起大棚,让我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向。现在国家对‘三农’这么关注、支持,只要能沉下心来,找准产业,带动更多大棚户抱团发展、规模发展,就一定能从土地上获得较高收益,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李茁壮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