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1月2日,翼城县历山脚下的西阎镇寒风料峭,冬意渐浓。一大早,兴石村侯家坡自然村西的坡地里,百余名镇村干部群众挥镐上阵,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小憩空间,镇党委书记、镇长刘双辉介绍说,兴石村规划发展连翘800余亩,县上动员会开完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行动,现在已经栽植超过500亩。
10月26日,翼城县连翘产业发展动员会后,涉及各乡镇都科学谋划、积极行动、安排部署,落实连翘规划栽植工作。把连翘产业发展成丘陵山区农民致富的又一主导产业,正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
收益高不高?听听群众怎样说
七、八、九三个月时间,浇底乡石门河村的李成亮以每斤5元到8元的价格,收购青翘30多万斤,销往河北、四川药材市场,抛去各种开销,自己能赚15万元左右。从事药材收购30多年的李成亮告诉笔者,连翘易成活、树龄长、采摘期长,山上还有超过百年的连翘,是一劳永逸的好项目。今年浇底乡采摘连翘的老百姓就超过了1000人,山上摘、山下收,从7月份一直能摘到大雪封山,平均收入都在1.2万元以上。
像浇底乡村民一样,翼城县桥上、隆化、中卫、南梁等丘陵山区农民每年从麦收到秋收四个月时间,采摘连翘收入万元以上是很平常的事,壮劳力收入可达到1.5万元以上。
隆化镇辽寨河村村民王青亮夫妇的8亩玉米,是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他告诉笔者,往年玉米能收入一万三四,今年价格低,只卖了1万元左右。从收完麦子,王青亮夫妇就上山采连翘,到现在已经卖了3万多元。除了供娃在太原上学,还能有万元左右的存款。
北坡村村民任建忠种植两亩多坡地连翘收入过了万元,在当地传为美谈。村委会主任解永强指着东边坡地上400余亩已经一人多高的连翘介绍说,这块地先后栽过刺槐、金银花、酸枣接大枣,都没成活。直到7年前选择栽植连翘,一下成了事。现在一亩地收入在2000元左右,稍加管理的每亩收入在4000元以上。这不,我们又利用剩余空地栽了200多亩。
笔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从村干部到村民,都对发展连翘满怀希望。
干劲足不足?乡镇都有新动作
先行一步的浇底乡、西阎镇,把连翘作为经济、生态、美化环境兼具的产业来抓。浇底乡依托浇底村、青城村两大连翘栽植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稳步推进连翘发展规划,辐射全乡。西阎镇出台了连翘种植管理办法,采取“一地一人,一地一档”模式,对连翘种植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对人为破坏、家禽畜损毁等制定了相应处罚措施,确保连翘在西阎种得活、管得好,长期利民惠民。
连日来,忙着接待兄弟乡镇观摩取经的南梁镇镇长石广武对连翘规划已烂熟于心,全镇规划了牛家坡、北坡翔山、南常、南常岭四大连翘种植园区,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连翘产业。现在,镇上以村组为单位,采取“统一购苗、统一打坑、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覆膜”的“五统一”办法,把好技术关、栽培关,力争今冬明春发展3000亩左右。
丘陵山地众多的王庄乡紧锣密鼓,确定了“两山一带”发展思路,即东起八宝功德山,西至古署西山,连接山岭沿线山区、半山区12村共计10000亩,今冬明春计划栽植2500亩。10月30日,乡里组织12个行政村“两委”干部赴南梁北坡村进行实地参观,调动村干部积极性,趁热打铁推进。同时,乡主要领导赴绛县、安泽等地就连翘苗木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了苗木采购渠道,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中卫乡组织40余名村干部负责人,在南梁镇北坡村现场动员。发动丘陵山区13个行政村,按每村500亩规模进行栽植,大力实施连翘富民项目,为村民增产增收办实事、办好事。参观的村干部也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要抓住契机,拓宽村民增收道路。
掀起连翘产业发展高潮,翼城县打响了一场丘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攻坚战。
前景好不好?政府为咱“撑腰”
2013年,我省以连翘为首的8种中药材入选国家道地药材库;2015年5月,山西省道地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近年来,建设道地中药材产业基地在全省风起云涌。
翼城县野生连翘资源分布广泛,是丘陵山区众多家庭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连翘既是丘陵、山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又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是一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兼得的绿色产业。
该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大力发展连翘产业、加快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方案制订之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明确指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科学实施,稳步推进,以农民受益为最终目标。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出台了《翼城县人民政府发展连翘产业实施意见》,按照“政府引导、乡镇组织、农民自愿、连片发展”的原则,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发展连翘8万亩,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态建设与产业同步发展。
为切实保障全县连翘经济林建设有序发展,由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春权担任连翘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政府办、农委、林业、交通、水利、发改、财政、审计、国土等部门为成员组成,负责连翘产业建设的全面领导工作,实行科学规划,进行宏观指导。同时,县上还明确“农户自愿、财政补助,谁种植、谁收益”的原则,对新植面积每亩补贴200元,加密面积每亩补贴150元,以真金白银给丘陵山区农民发展连翘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具体实施单位的县林业中心,把搞好规划、抓好服务、认真抽查作为重中之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技术队伍,认真勘查,合理规划,力争做到不误、不拖,尽早批复,尽早施工;对相关技术,要求手把手示范,面对面培训,确保栽一片,成一片,把好栽植质量关;同时根据乡镇、村抽查申请,深入造林实地,逐村进行抽查,客观公正地向县领导组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李茁壮)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