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南绛村发展生猪养殖纪实

2015-12-11 10:05: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种养结合拓富路

——翼城县南绛村发展生猪养殖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外出打工是许多农民工赖以谋生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翼城县中卫乡南北绛村的自然村南绛村却不一样,大多数青壮劳力就在家门口劳作,田里种植农作物,圈里养着大肥猪,不出远门就能发家致富奔小康。

    近日,笔者一行走进南绛村,近距离了解他们如何读透养猪经,靠着养猪高收入?一个仅140多户农家的小山村,他们养猪业缘何能经受住市场肉价波动的考验而稳步发展呢?

    在该村的通利养殖场和翼盛牧业公司,只见一排高大宽敞的猪舍内,膘肥体壮的肥猪、活蹦乱跳的小猪正在吃着食物。看着这群即将出栏和十分可爱的小猪“宝贝”,他们的主人石光俊、李永贵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据南北绛村的党支部书记石文艺介绍,南绛村一直以来就有养猪的传统,最多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猪。他们很少打工,大多数就是种养结合,圈里猪肥膘壮,田里肥多打粮。现在的散养户虽然少了,但是成规模的就有7家,全村肥猪年出栏就超过了7000头,今年的行情好,仅此一项就能人均增收3000多元。

    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南绛村养殖户们积累了丰富的抗风险经验,他们非常重视科学养猪和生猪疾病的防治。在他们村,每位养殖户都是兽医,一般的猪病都会医治,这不仅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大大提高了生猪的成活率和出栏率。又当饲养员,又当兽医,这里的人特别能吃苦,对养猪感兴趣,他们从不嫌弃养猪是一份脏活、累活。这是该村养猪业一直红火的重要原因。翼盛牧业的负责人李永贵说:“这些年来,他的养殖场年均存栏生猪有1000头左右,其中能繁母猪的就有七八十头。”这么一个规模的养猪场,仅夫妻两人料理,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去年养猪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期,为什么对于南绛村没有太大的影响,没有造成养殖户锐减?”面对笔者的提问,李永贵笑着说:“养猪不挣钱,回头望望田。我们村地多,随便一个普通的家里田地都在10亩以上,猪粪的综合利用空间很大,就拿我们家来说,50多亩地大多下的猪粪,一年省下5000元的化肥钱,长期使用猪粪的地里,不仅耐旱保墒,产量也格外高,自己的玉米喂自家的猪,很划算啊。再加上我们从来不到别的地方买小猪,所有小猪都是自家母猪繁育的,精打细算,使得养猪多多少少都有利润。”村民王路红是村里的种地大户,承包加上自己的农田有60多亩,除了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之外,还有果园、大葱等经济作物,他的田里多数都用猪粪,因果源充足,作物丰收,每年都有几万元的连带收入。多年来,养猪户们把多余的猪粪无偿提供给非养猪户的承包田使用,促进农业向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

    石文艺说,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养殖户的有机肥,将南北绛村打造成生态农产品基地,为村民进一步拓宽致富路。宋榜娟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