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热土
——翼城县浇底乡脱贫致富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群山环绕的翼城县浇底乡,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个个新兴的特色产业强乡富民、一栋栋农家院落漂亮整洁,供水、供电、看病、出行……一件件关系百姓生活的民心项目,宛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群众的心窝。去年以来,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工作目标,以帮扶脱贫和“造血”脱贫为总抓手,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咬定”扶贫攻坚不放松
浇底乡是翼城县唯一的贫困乡,全乡十个村都是贫困村。截至2016年2月,全乡还有贫困户480户、贫困人口1500人。为了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迈向富裕,乡、村两级自上而下树立扶贫攻坚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咬定“精准”二字,对扶贫资源精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定期脱贫,确保扶贫资源真正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聚集。
该乡党委书记、乡长李学东告诉笔者,浇底乡的扶贫攻坚工作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建档立卡、精准到人,解决了“帮扶谁”的问题;二是项目带动、精准投入,解决了“扶什么”的问题,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拔除“穷根”的精准扶贫、脱贫路子。他们按照乡镇主体、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农户申请、村民评议、逐级审核、张榜公示的方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全乡10个行政村中识别出贫困户480户,贫困人口1500人,做到了户户有卡、村村有册、乡镇有簿、县里有档,初步建立了覆盖县、乡、村、户、人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同时,他们积极争取县上扶贫项目,加快脱贫步伐。2015年10月,西村、翟庄、浇底3个村完成了市级光伏发电扶贫工程项目建设,3月中旬实现了并网发电,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一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收入,今年准备申报裴家垣、青城、曹村,三年时间将实现全乡光伏发电全覆盖;2015年11月,浇底、曹村、西村等9个村完成了炕连灶项目建设,涉及586户606个,有效地解决了村民冬季取暖问题;县水利局、县公安局、县农机中心等单位帮扶各村实施了人畜饮水、道路拓宽改造、现代农机作业项目,全乡各村争取市、县帮扶单位帮扶资金累计达到了360余万元。截至2015年底,完成了375户1039人的脱贫任务。
夯实富民基础不动摇
西村位于浇底乡西北,这里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无污染,生产出的苹果个头大、甜度高、口感好。在该村无公害苹果园区,笔者见到了他们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村党支部书记刘敏。他指着一片片长势喜人的果树,向笔者说起了苹果产业的发展之路。
从2012年开始,西村确定了“一亩半”发展思路,即人均一亩苹果树、半亩核桃树。近年来新栽植的果树全部进行了短枝富士的嫁接,保证了全村品种的一致。管护是产出优质苹果的关键,村集体统一配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进行日常管护,去年集体一袋化肥为村民补助10元。每年都邀请几次县里的果树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管理技术,组织村民到北撖、运城、芮城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
如今,苹果、核桃已经成为西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像西村一样,东村、浇底、翟庄等村的经济林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该乡的经济林面积达到7100亩。
连翘也是浇底乡的一大特色产业。2015年10月,翼城县号召大力发展连翘栽植,浇底乡积极响应,迅速铺开,以裴家垣、青城村试点先行,完成连翘栽植1500亩。为了调动栽植的积极性,乡政府每个村补贴2万元。今年面积达到5000亩、以裴家垣、青城村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村的连翘栽植在火热进行中。
增进人民福祉不懈怠
顺着浇底乡古北线一路前行,笔者看到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一个个树坑已经打好,12公里的道路两旁绿化工作已经开始。绿化、美化、亮化,水、电、路等关系到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浇底乡采访,听得最多的就是村民的赞誉:“乡里干的这些工程,实施的这些项目,真是做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
通过一事一议奖补资金,西村路河桥、曹村溢水桥竣工通车;
金古垛、油庄、曹村、石村、沟北、西村、青城村、翟庄8个村完成了人畜吃水改造工程;
曹村、沟北、裴家垣、青城4个村完成了组织活动场所修缮;
高质量整修了乡村道路22公里,村民出行更加便捷; 高标准建设了裴家垣文体活动场所,硬化广场1000平方米。
……
一桩桩、一件件掷地有声的实事直指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不仅如此,笔者了解到,今年,浇底乡将倾全乡之力,努力完成10件实事:完成青城、裴家垣、曹村3个村光伏发电项目;完成乡境内12公里古北线绿化工程;完成西村至古北线出村路硬化工程;完成乡劳保所办公楼建设工程;完成金古垛至青城南垣、青城至浮山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乡卫生院周转房后期配套建设工程;完成5000亩连翘栽植工程;完成西村卫生所建设工程;完成5个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完成4个村的田间道路拓宽改造工程。
(张燕)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