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泽百世 孝行天下
——记第二届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
临汾新闻网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到清明时节,天空便会下起杏花小雨,充满哀思的日子,似乎有了春雨的身影,才更能使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盛开的桃花,摇曳在四月的春雨中,显出一番诗情画意。这迷人的绿意,这朦胧的细雨,好似颜料滴在宣纸中,向四周漫延开来。
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的寒食节是为纪念乡贤介子推而设立的,而清明节也源于寒食节,它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翼城古绵山作为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孕育着清明(寒食)文化的根和魂,清明(寒食)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古绵山位于翼城县唐兴镇封壁村北,海拔869.6米,该景区林木常年繁茂苍翠,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自然风光优美独特。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割股奉君”功不言禄”背母隐居”火烧绵山”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晋文公焚烧绵山致介子推母子抱柳而死,恰逢清明前一天,人们为纪念介子推母子,将清明前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三天之内不动烟火,以“寒食”表纪念,久而久之,形成了三月三古绵山庙会。
翼城古绵山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以“德泽百世,孝行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届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在寒食节中拉开帷幕。
商贸集市人如潮
4月3日清晨,虽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但丝毫挡不住各地游客的脚步,古绵山景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派节日的景象。
这次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吸引了300余家商户前来参展,不仅带动了周边经济,也为前来的游人提供了不少便利。
寒食街上,各类车辆川流不息,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人们都说背靠大山好乘凉。绵山脚下是封壁村的大棚聚集区,蔬菜、水果种植已形成规模,每到收获时节,客商便纷纷前来采购,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入,特别是近年来,封壁村民紧跟时代潮流,向前来游玩的客人开放自主采摘园,大棚经营模式已趋向多元化。而绵山脚下的绵山饭庄则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采用该村新鲜无公害瓜果蔬菜做菜品,顾客吃得既舒心又放心,开业以来好评不断,顾客如潮,饭庄老板赚得盆满钵溢,村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踏春郊游好去处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介子推是中国以山铭记、以节日铭记的中华第一人,他的故事道尽忠、孝、礼、义,诉说人间真情,传颂千秋万代。千百年来,无数人们同过寒食节,在这一天进行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蹴鞠、牵勾、斗鸡等活动,纪念介子推的高尚行为。
如今,翼城古绵山以纪念介子推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办得红红火火,介子推公祭仪式、桃花节、摄影展、德孝文化书法展、农业观光园果蔬采摘,还有各地特色的小吃集会、杂技、魔术、马术团表演、豫剧表演等,诸多项目异彩纷呈。截至目前,古绵山已接待游客逾8万人次。
“古绵山上有洁侯祠,登上来祭拜一下,还锻炼了身体,使人心旷神怡。文化节期间,可以看摄影展、赏桃花,还能品尝各地小吃,是值得一来的好地方,明年我还会再来的。”来自运城的王女士对此次的旅行非常满意。
今年的古绵山文化旅游节不仅迎来了游客,2016中国好声音》全国海选也走进翼城古绵山。4月12日,中国好声音》山西赛区古绵山海选现场有15名选手参赛,两家网络媒体进行现场录播,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软件硬件齐发展
自2006年古绵山开发至今,已投入建设资金3800余万元。目前,古绵山正在进一步绿化开发,在绵山路口设立了导游图,建起了山门,修建了近600个步行台阶、休息亭和开发绵山纪念碑,修复了介子推遗址,建了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古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将按照整体规划的要求,抓紧完善各种手续,围绕祭祀大道周围对大门、广场、塑像、介子推花园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与更多有能力、有实力的团队合作,加快推进古绵山建设步伐。”
为了使更多的人知道翼城古绵山,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德孝文化,翼城县邀请省、市、县专家规划设计古绵山开发方案,大力开发、推广、宣传古绵山旅游文化资源和介子推精神内涵,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今年3月,翼城县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临汾十大传统节日”,活动期间临汾市电视台和《魅力临汾》栏目组全程参与录制宣传,力争把古绵山打造成翼城乃至山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公祭介子推大典、清明踏青、清明民乐表演、清明插柳……这些承袭古代而来的清明习俗、使得翼城清明(寒食)文化节韵味深厚、趣味盎然。“三春暖,百花开,介子英名扬四海;赤诚情,淡泊志,德孝一脉传万代……”一曲《大德清明》更是道尽古绵山千年风情。(邢育溪 程韵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