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法院:让百姓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2016-05-31 10:16: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翼城法院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要求,2015年5月1日,该院正式变“立案审查”为“立案登记”制。实施立案登记制一年来,该院收案数大幅增长。统计显示,2014年全年收案1722件,自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立案达2029件,增长18%左右,当场登记立案率平均为99.7%。该院还通过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周到、便利的诉讼服务。

  一年来,翼城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一主线,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突出抓好“人好找、脸好看、案好立”三个点,并强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托“人民陪审员调解平台、调解志愿者平台”两个平台做文章,深入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

  “这一年我感受到的变化最大是,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法官,及时解决诉讼中的各种问题。”一位律师说。翼城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了导诉台,配备专人接受问讯,介绍办事流程,指引办事地点,并明确规定,接待当事人的法官在接到导诉台电话起,10分钟内必须到服务大厅接待当事人,在接待室内接待过程全程留痕,司法程序更加透明。

  “刚才走进大厅时心情很忐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法官,现在好了,心情舒畅了很多,他们热情周到的工作态度打消了我之前的顾虑。”一位走出诉讼服务中心大门的当事人说。翼城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推行“耐心、爱心、诚信”“三心”工作法,让每一位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立案庭工作人员师晋芳被县妇联表彰为“三八红旗手”,正是对这一群体优质服务的褒奖和肯定,同时也是对该院改变司法做法的肯定。

  “我立的是一起物权纠纷案,从立案法官审查材料到立案完成用了不到20分钟,不像有些人说的要托门子找关系之类的那么复杂。”一位50多岁的当事人说。对登记立案该院明确规定,诉讼资料不全、有瑕疵的,出具书面一次性告知书,告知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印发了全新立案指南、行政诉讼须知供当事人自行阅读。自立案登记制实施后,以往有些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决,立案渠道更加畅通,诉权保障更加充分,“立案难”已成了历史。

  为解决立案登记制给该院带来的案多人少的问题,翼城法院积极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挖掘内部潜力,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两个平台”作用,强化诉前调解,缓解人案矛盾。

  人民陪审员调解平台注重早介入、早沟通,“一站式”负责调解和陪审,这样的制度设计从源头上解决了干的干、看的看、挂虚名无其实的弊病,也把法官从繁琐的调解程序中解放出来,侧重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达到轻重有序,各有侧重,职责分明,审判与调解适度分离的效果。

  调解志愿者平台着重创新完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调解机制。如果说陪审员的调解工作侧重于亲情和社会情理的话,那么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掌握政策,熟悉法律,更能给当事人一个法律“说法”。同时也引导当事人合理诉求,为以后的庭审去繁就简,最大限度节约审判资源。

  翼城法院要求院领导充实到办案一线,审理疑难复杂案件,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全体法官办好案、快办案。针对立案登记制推行以来面临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新问题,是该院一贯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该院将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的惩治力度,让“立案审查”变“立案登记”成为法院史上一场“最坚决、最彻底”的改革。(武学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