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信仰的明灯
---翼城县隆化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盛夏时节,走进翼城县隆化镇,农村小院里、村委活动室里党员群众手持党章学习的身影随处可见,镇机关工作人员为群众贴心服务展现新时代公仆风采,党员干部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带领群众忙致富……处处让人们感受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来的浓郁新风。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隆化镇以学有内容、干有载体、管有办法为着眼点,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唤醒党员意识;明确职责、设岗定责;定时定标,交费规范”为切入点,注重打牢“学”的基础、把握“做”的关键,切实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严在经常、扎实推进。
重在学习 让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入脑入心
65岁的侯宗庆是南吴村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这阵子,他每天都提前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倾听村党支部书记王启宝9点钟准时开讲的党课。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抄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他对这样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激情;81岁的老支书丁玉兰身体不好,村党支部委员张跃送学上门,给她念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并把村委会精心制作的明白卡交到她家人手上;67岁的老党员张炳成,半身瘫痪,行动不便,年轻党员杨军利定时到他家辅导学习……
为保证学习效果,南吴村采取“六结合”的方法: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农忙学习和晚上、阴雨天气相结合;自觉学习和记好笔记、写好心得相结合;有文化的和行动不便的相结合;学习和当前工作相结合;学习和做合格共产党员相结合。突出“学、记、帮、联、送、做”六个字。学就是不定期召开全体党员会议进行集中学习;记就是每个党员认真做好笔记,定期进行检查;帮就是经支部研究对70岁以上的老党员指定年轻党员帮助学;联就是对常年在外居住的70岁以上的老党员,电话联系传达“两学一做”学习内容;送就是对村里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指定专人送学上门;做就是做合格党员,建立做合格党员登记册。
像南吴村一样,隆化镇各村都联系实际,扎实开展。隆化村采取“三个一律,四个坚持”的方法,上吴西村采取“六个一”的方法,南卫村采取“三动员、三明确、三分类、三结合”的方法……在全镇掀起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高潮。
该镇党委副书记姜治国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全镇有206个自然村,地域跨度大,在学习上采取以党小组学习为主的形式,将镇机关干部以片为单位划分成9个党小组组织学习。同时各村也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了党小组,以片为单位,各片分组指导,形成了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学习模式。
转变作风 让讲规矩尽职责成为工作常态
58岁的共产党员、机关工作人员杨智喜,身体不好,行动不变,常年打针吃药,但他仍然每天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和年轻人一样的干劲十足。无论是自己份内的工作还是分配的工作,都一样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从不拖延。杨智喜只是隆化镇机关的一名普通人员,但从他的身上能看到该镇在加强机关干部管理、提高工作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带来的成果。
“讲规矩、尽职责、强合力”是镇党委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他们在机关干部中实行综合工作抓阄汇报制度、专项工作微信群汇报制度、下乡工作电话查岗制度和“双评双选一排名”制度。“双评”即农村“两委”干部评议镇机关股级以上干部和机关干部评议村“两委”干部的双向评议。“双选”即包片领导选包村干部,包村干部选包片领导的双向选择。“一排名”即包片互选完成后,包片领导每季度要对本片的所有包村干部按工作的尽职尽责程度进行排名,排名不能并列。
同时,镇党委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在全镇开展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开展领导干部同全体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开展“三优一先一后备”活动。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镇党委组织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党员干部夏训;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专题研讨;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举办一次文艺汇演;召开一次以“尊崇党章,唤醒党章意识,做合格模范党员”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10项活动……一项项党性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新形象上实现了新提升。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各类形式的主题党日及党性实践活动65场次。
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辛树盛表示,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和制度的实行,全面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先锋引领的内生动力,从具体事情抓起,从群众关切的问题做起,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引领发展 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走进田家河村,路两旁花皮西瓜长势喜人。在村民宋长青的3亩瓜地里,老党员王义正给宋长青讲解管理要领。“多亏了懂技术、会指导的王大叔,现在西瓜长得这么好,丰收在望呀,肯定又能卖个好价钱。”宋长青满怀感激地说。
村党支部书记宋永毅介绍说:“田家河西瓜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这离不开老党员出的一份力呀!现在全村西瓜面积达到180余亩,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前一阵子,阵雨多、雨量大,雨水夹杂着石块杂物一并从山上冲了下来,把田家河到梁子垣自然村的通村水泥路堵住了,村民出行不便。孙迎贵、田明斌等12名党员和4名入党积极分子自发组织带领群众,肩扛工具清理路基,仅用了2天的时间就打通了出村路。
田家河村入党积极分子张红忠、杨庆芬投资3500元,为村里垒起了150米的花墙,既安全又美观,得到村民的一致赞誉。
西白驹村山高路远,水量不大,村民时常为吃水犯愁。今年,他们村积极申请了“一事一议”项目,全村34名党员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在村西建了一座100立方蓄水池,铺设蓄水管道2000余米,仅用了28天,一股股凉爽甘甜的清水就送到了村民家中。
就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支部作用、做好党员管理工作,该镇党委书记曹俊义早已胸有成竹,他表示下一步将在3个方面发力:一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上,重点抓队伍管理,党委、政府抓全面,包片领导抓主干,包村干部抓“两委”副职,村“两委”班子分组带党员,形成管理有办法、考核有标准、进退有程序的良好局面。二是在党员管理上,突出实际抓先锋树立。在每个支部树立一到两名合格党员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全体党员争做合格党员。三是在机制上,突出问题导向建制度。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两委”主干、“两委”副职六个层面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机关和基层支部学习管理、考核评比等多项制度,以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融入基层支部和党员工作生活中,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张燕)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