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南唐:农业特色乡里的那股别样韵味........

2016-08-25 09:57: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千亩设施蔬菜园区、千亩草莓园区、千亩药材园区、千亩苹果园区、千亩核桃园区、千亩芦笋园区、千亩连翘园区、千亩育苗园区……既有全省首屈一指的精品设施园区引领带动,又有“一村一品”百花争艳、各吐芬芳;既有农业部命名的庆丰现代农业,也有省农科院挂牌的示范基地。以神河线为主轴,星罗棋布的农业园区如颗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成为翼城县南唐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大引擎。

  近年来,南唐乡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四乡”发展战略,紧紧扭住“农业特色乡”这个“牛鼻子”,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标杆、集聚园区;以建设“富裕、活力、和谐南唐”为目标,干群同心,活力迸发,生动诠释着现代农业的别样韵味。

  精品园区 精上求精

  2013年以来,在南唐乡乡党委、政府的引领带动下,庆丰、永利两家公司紧紧围绕有机、绿色做文章,建成新型日光温室、拱棚1000余亩,实现了四季无缝隙、立体双效益的良性生产模式,努力打造“畜—沼—菜”一体化的设施“农业航母”。2016年,庆丰公司注册“唐尧古源”商标,永利公司注册“永利”商标品牌。

  庆丰、永利两家公司大棚种植一直以绿色无公害为经营理念,今年仅13个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纯利超过30万元。

  成功复制了庆丰公司经营模式,永利公司在循环、绿色发展上再求突破。通过考察取经、博采众长,建起了能容纳100(头肉牛的800平米的现代化牛舍。新建了300立方的沼气池,加上庆丰公司原有的100立方沼气池,畜沼菜”循环模式已经形成,杂草变饲料、牛粪变沼液,源源不断地向蔬菜、葡萄提供养分,真正打造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

  特色种植 多点开花

  近年来,南唐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一村一品”的目标,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特色农业规模提升”为抓手,采取外出参观考察、制定相关扶持政策、连片规模发展等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倾力打造集“日光温室、移动拱棚、林果产业、特色种植”多级互补、协调发展的设施农业新格局,先后建成庆丰、永利两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草莓、蔬菜、苹果、樱桃、核桃、药材等七大特色农业种植园区。去年开始,乡里还以土地确权为契机,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有技术、有实力的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益,加速农民增收步伐。

  多年来,河云村按照乡里“一村一品”规划,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村里不断探索引进高新品种,稳步扩张种植规模,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河云村成为晋南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北唐、樊店、原村发展连翘1000余亩,形成了连翘种植园区,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年来,南唐乡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力度,投资180万元的东唐—北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用;惠及13个村25800余亩的200余公里的小农水建设为全乡21000村民农业调产注入了强大动力,全乡涌现出了西瓜、草莓、核桃、樱桃、糯玉米、药材、芦笋等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10个,现代农业产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目前,南唐乡正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将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上下工夫,为农业节能增效探索新路子。

  技术培训 提质增效

  如何让实用技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梯子”?南唐乡党委、政府把农民技术培训作为实现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重实效、抓经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建队伍、求实效”的办法,请专家实地指导,走出去开阔眼界,组建技术队伍,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以农民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产品效益的提升。

  借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乡党委、政府把庆丰公司作为全乡设施蔬菜和西瓜培训基地,连续两年举办了14期蔬菜管理、园艺、西瓜实用技术讲座,让1000人次村民受益;2015年,邀请县果树中心在永利公司举办了两期300余人次种植大户、示范户苹果技术管理集中培训。每年都聘请山东及县农委专家到河云村对草莓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到北京、山东参观引进新品种,在品种优质高效上下工夫,实现精细化管理。连年邀请市县林业专家,就核桃改良、嫁接管理、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实地授课。在县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北唐苹果成为省农科院挂牌示范基地,以北唐、晓史为中心,大胆采用新技术,努力提高苹果单产和品质,在打造精品苹果园区上下工夫。同时,建起了由各村种植能手、种植大户组成的技术员骨干队伍,活跃在全乡的田间地头,引领带动和发挥传帮带作用。

  与此同时,乡党委、政府紧抓“互联网+”的机遇,大力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南唐经纪人联络广泛、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鼓励有志之士从事农产品服务、深加工、销售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农产品的分级、包装、认证、品牌的塑造上求突破,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在扩规模、提品质、实现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上再下工夫,突出设施农业基地化、精品化建设,努力打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更多的真金白银鼓起老百姓的口袋。

  (李茁壮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