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好的杂粮,专供电商平台。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一个热点词汇,而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里,慢慢寻找着新的商机,焕发着新的热情。万年历,一个来自翼城农家的汉子;石艳丽,一个期待转型的女强人,因为不懈的努力,两人将“快递”和“杂粮”这两个毫无联系的关键词连在了一起,通过跨界融合的模式,带领农村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为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翼城县桥上镇上交村,一个盛产小米的地方,因为交通不便,农户们在收获之后,大多等待企业上门收粮。
“粮商收粮的价格非常低,小米在南方市场上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格,但在本地,由于收购价格的低廉,最终受损的是农民。”万年历介绍,他自幼生长在农村。小时候,他经常跟着父亲去卖粮,每次看到父亲和粮商因为几毛钱的收购价而争执不下时,心中难受至极。
“我曾问父亲,为什么不走出村子到外面去销售,父亲说,我们没有渠道、没有大车,无法将村里的好东西卖出去,只有通过中间商销售出去。”万年历说,销路”这个词一直在困扰着他,也因为这个困扰,他立志要在长大之后走出农村,为村民们寻找销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村民们的生活。
如今,34岁的万年历在临汾市区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面,专门销售家乡的杂粮,为村民们的富裕路而奔走。“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就算我在市区开了这个小店,但销量还是上不去,村民们的杂粮大部分还需要粮商上门收购,我有时候很困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万年历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他们村的杂粮销售出去,可是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了,他需要一个帮手。
“我在开店之前,曾经对村里的父老乡亲们表态,一定会把村里的杂粮卖出去,一定帮助大家走上富裕路,可因为销量上不去,每次回村里,都会有一群人围着我,问我杂粮卖得怎么样,看着大家迫切的目光,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看着大家失望离去的背影,万年历心中十分难受,他不想辜负父老乡亲们的期盼,只希望可以找到一条新路。
居安思危的女强人
石艳丽是临汾韵达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在临汾的快递行业,石艳丽可谓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将效益不错的洗煤厂关闭,自己骑上三轮车干快递,亲戚好友称其“疯了”;后来,丈夫不幸去世,一个人扛起家庭重担的同时,她还抓住机遇,将手下的快递品牌做大做强;如今,她拉起队伍,注册电商品牌,依托自己的快递渠道,发誓要将临汾的特产卖到全国。
“我和丈夫以前是干洗煤厂的,当时煤炭行业开始走下坡路,虽然手上攒了一些钱。但我认为,还是要抓住机会赶紧转型。”石艳丽说,2009年,她发现快递行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说服了丈夫,涉足快递业。
早期的快递行业,没有如今这样好做,传统物流行业的“店大欺客”,让刚起步的快递业很难发展。“我赔了三年的钱,当初干洗煤厂挣的钱几乎都赔进去了。”石艳丽介绍,从2009年到2012年期间,她的快递品牌一直不挣钱,快递量最少时一天仅有一份,为了减少开支,她骑着三轮车出去揽活儿。
快递行业的快速崛起,让很多人都想要分一杯羹,然而,“蛋糕”就这么大,快递行业的发展终究有饱和的一天。从去年开始,我发现临汾的快递行业已经到了‘谷底’,我想要有新的发展,就必须再转型。”石艳丽说,作为创业者,发现危机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居安思危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却未必都能做到。
再转型迫在眉睫!好项目万里寻一!
“跨界融合”从这一刻开始
一个偶然的机会,苦于寻找新市场的万年历遇到了苦于寻找新项目的石艳丽。两个人一见如故,彼此畅谈心中所想,发现只有联手组团,用电商平台这套“组合拳”才可以打开新市场,获得新商机。
“临汾杂粮我早有耳闻,外地的朋友说起山西来,除了提到煤焦铁,还会想到小米、玉米等杂粮,我认为这是一个商机,如果我利用快递渠道专门出售小杂粮,那全国的市场都可以慢慢打开。”石艳丽说,她的快递公司如今已经有了可以将快件发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电商平台,专门在网上销售杂粮,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红利。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今四处都在提倡‘互联网+’模式,电商模式一定是最适合我们这种小本经营的人群。”万年历说,在和石艳丽协商过几次后,他似乎看到了新的发展模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最终的“共赢”,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也是一个必须牢牢抓住的机会。
合作,就从两个身怀梦想的人身后拉开了帷幕。石艳丽考察万年历销售的小杂粮后,建议在万年历的家乡成立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甄选优选杂粮。万年历则提议,石艳丽的临汾韵达快递公司可以在每一个快递网点架设产品销售柜台,促进宣传和零售。
一番努力,两个真心诚意的人终于合作到了一起。经过半年多的磨合,万年历委托他的父亲万来顺组织了62户农民,成立了合作社,专门种植小杂粮,为电商平台筹备原产品。石艳丽不但发动快递网点宣传产品,还筹备了加工车间,将原产品经过加工变成商品销售。
今年年初,石艳丽和万年历组建了电商平台,翼城县桥上镇上交村的小杂粮第一次通过电商渠道走出了山西。
“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农村合作社”模式,让三方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共同收获“第一桶金”
电商平台成立之后,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农村合作社”模式有效运转了起来,短短的半年时间,就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了8787件货,万年历和石艳丽收获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如今,翼城县桥上镇上交村农村合作社拥有200多亩地专门种植小杂粮,石艳丽和万年历两人为合作社投资了近300万元,修建了一座上千平方米的杂粮仓库和原产品加工车间。
恰逢秋高气爽的时节,田地里秋粮丰收在即,上万斤的优选杂粮堆积在仓库中,等待着加工。随后,经过加工的产品又会被运输到石艳丽设立在临汾市区的加工包装车间,经过分装和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
“从地头收上来的杂粮,到销售出去的商品,我们只需要七天的时间就可以实现。”万年历说,除了用电商平台销往外地,他们还在实体店内搞零售,扩大销售渠道,为合作社的社员们增收。
“我本是一个涉及煤炭经营的人,因为转型发展搞起了快递,如今又因为转型发展,响应政府号召,搞起了农村电商。我认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了自己,为了‘战友’万年历,为了合作社62户社员,我也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将本土的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石艳丽说。
文/图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