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小苹果撬动大产业

2016-11-16 11:39: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翼城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是中华民族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农业是翼城县的传统经济,早在西周古唐,就曾孕育了“异亩同颖”大面积丰收的景象。盛唐时期,南梁翔翱泉附近五乡之境便“奇树蓊郁,芳畦霍麋,紫穗飘香,青花吐色”。

   近日翼城更是热闹非凡,10月12日隆化镇首届农商对接暨苹果文化节开幕、10月14日王庄乡鄢里首届苹果品尝推销会召开,文化节和推销会将翼城苹果推向了全国,小苹果即将撬动一个大产业。

  “一亩果树一年可以赚近两万人民币”

  农民种果树一年能赚多少钱?隆化镇党委书记曹俊义笑眯眯的伸出两根指头,见记者不信,曹书记娓娓道来:“早在2007年我们的果园亩产值就达到了15000元,今年经县农委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又鼓励果农施有机肥,实施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苹果的质量和产量,这次苹果文化节还吸引了13个省市的客商,价格也有所上涨,绝大多数果农亩产值都会突破20000元!”

  曹书记还亲自给记者讲解了好多关于果树种植管理的知识,看着满脸洋溢着自信笑容的曹书记,记者被深深打动了,这才是老百姓的领路人啊!

  “苹果有了身份证”

  “我们的苹果有了身份证,它的名字叫老鄢儿”王庄乡党委书记翟铭娟这样告诉记者。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记者来到王庄乡鄢里村。记者赶到村里时,果农们正在翟书记的组织下进行果树种植科学知识抢答竞赛班,记者看到参赛的20余户果农们是踊跃抢答,在现场的墙上记者看到了各种宣传“老鄢儿”苹果的宣传标语,原来“老鄢儿”是翼城县红峰果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注册商标。

  临汾翼城农业展新姿:小苹果撬动大产业

  鄢里村,属丘林地带,翼浮路穿插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耕地面积5000余亩,有人口1336人,属纯农业村。鄢里村支书李文奎告诉记者,他们将举全村之力狠抓果树种植,依靠科学管理保增收,将“老鄢儿”品牌做大,力争打造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苹果专业特色强村。

  看着激动的村支书,翟书记脸上忽然有了淡淡的忧愁,随后翟书记偷偷告诉记者:“王庄乡里有18个村子适合苹果种植,现在制约果树种植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水,近两年乡政府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和县水利局加紧对接,目前已有3个水利项目落地,相信通过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和县水利局的帮助,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很快解决用水问题,让更多的乡亲们放心的依靠种植致富。”质朴无华的话语,折射出翟书记坦荡无私,刚健笃实的人格魅力。

  “打造增收致富的铁杆产业”

  在王庄乡鄢里首届苹果品尝推销会的会场,记者见到了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胡国华及县农委主任史鹏。

  史主任告诉记者:“翼城县苹果栽植历史悠久,县内海拔在800-1200m的地域广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生产的优势区域,是全省‘一县一业’苹果产业项目基地县和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胡县长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力壮大林果产业”的农业转型发展战略,制定了“政府引导、财政扶持、部门服务、乡村组织、群众自愿”的产业发展政策,目前全县群众热情高涨,水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在全县苹果面积15万亩,其中挂果12万亩,形成了五个万亩连片区,58个村被确定为苹果“一村一品”专业村。我们有信心在”十二五“期间,把翼城县农业打造成增收致富的铁杆产业。这就叫小苹果撬动大产业。”

  从胡县长铿锵有力的话语中,记者看到了翼城县新领导班子实现全县人民人人脱贫目标的决心。

  (吉维华 梁永玉 帅青师 孔献达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