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多项措施、引育并举,广泛集聚人才;注重培养、强化技能,建设实用人才队伍;强化保障、精细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如今,翼城县人才工作风生水起,有力地推动了翼城县经济社会的振兴崛起。
近年来,翼城县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紧扣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以健全机制为重点,以提升效用为主线,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级主体主动参与、政策措施持续创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新格局。
广纳群贤:政策引导“揽”人才
如何加快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于是,招贤纳士,成为翼城县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翼城县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紧抓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对引进人才的重点、范围、程序、政策做了长期规划,重点提出关注本籍人才的发展动向,针对近三年毕业的本籍研究生和近两年毕业的知名大学一本A类本籍大学生,采取召开座谈会、发出邀请函等形式,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
翼城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是一个专业性、创新性要求很强的机构,中心主任的职位需要一个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经过严格程序层层选拔,翼城县委人才办引进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王志伟。这一年,他根据所学专长,把翼城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打造为全省第一家实质性开展食品药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县级单位。另外,王志伟潜心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通过打造区域性检验检测平台,推广翼城县及周边区域优质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同东部大城市市场对接,以产品质量引领县域农业食品加工业的大发展。
为了“筑巢”引凤,翼城县一系列政策举措适时出台:建立高层次人才来翼创业的“绿色通道”,翼城县引进高层次人才涉及档案、工资、住房及亲属随迁、就业、子女就学、落户等事宜,从宽从优,特事特办。建立高层次人才供需信息库,畅通供需信息发布渠道。
汇才聚智:提高人才“含金量”
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73期,培训4910人;培养出优秀学术技术人才8名,优秀专业技术骨干11名……这些数据来源于翼城县实施的人才策略。
近年来,翼城县将人才培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不断加强以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力实施“126”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名40岁左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名35岁左右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60名30岁左右的专业技术骨干,并实施动态管理。
此外,全县不断加强以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培养,建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市场拓展能力强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同时,加强以提素质、强技能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下一步,翼城县将要开展以县管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为重点的党政人才培养,选派一定数量的县管干部到重点高校学习深造,对部分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素质提升、技能 实践、党性锻炼等多形式培养,并推送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才”尽其用:注重“本土”人才
“用好本土人才,重视草根人才……”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骆惠宁对使用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翼城县突出建立和完善人才奖励制度,着力为人才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在政治上切实关心、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悉心照顾,营造爱才、用才、留才的氛围。
全县通过建立高层次专家人才咨询制度,广泛征询高层次专家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在政府重大决策中的参谋作用,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服务;建立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制度,每年开展一次“优秀人才”“优秀重才单位”等评选活动,对入选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建立优秀人才创新活动奖励制度,促进创新要素向高端人才集聚。除此之外,该县建立县领导联系人才工作制度,由县委、县政府每年年终对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市县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进行慰问,并组织他们进行健康体检。
新起点、新征程。针对下一个阶段的人才工作,翼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郑磊表示,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作为重中之重,充分激活人才资源,凝聚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在培养本地人才、引进本籍人才、用好本土人才上下大工夫,让人才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助推翼城经济社会振兴崛起。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