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风景怡人的历山脚下,有一个叫做西闫镇的地方,该镇隶属翼城县,境内山高林茂,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特有的古村落让人流连忘返。
又受独特的气候影响,此处盛产各种菌类。拥有各种资源的西闫镇本该是个经济发达的好地方,但因为交通制约,如今,该镇9个村子6200余口人的生活仅仅是“过得去”。
自从历山舜王坪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去年8月正式开工以来,西闫镇的老百姓就跃跃欲试,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家,琢磨着通过这条路改变家乡的窘境。西闫镇党委书记王兴民更是奔波不停,提早给乡亲们规划着一条行之有效的致富路。
“刚从市里回来,终于把商标注册好了,这下子咱西闫镇的食用菌也有牌子了。”最近一个月,王兴民忙得脚不沾地,他要在这条旅游公路通车之前,把西闫镇发展百亩食用菌大棚的方案落实下去。眼下这条路已经修了一半多,很多外地的投资商已经考察了好几次,他要抢在外地投资商之前,把最好的“历山产”系列商标注册下来。
西闫镇在翼城县的最南边,与县城的距离并不远,但以前进一趟城得1小时40分钟,而且路上颠簸不平,运输的农副产品,有许多都颠坏了。“咱西闫镇最适合种植食用菌,而且质量非常好,不敢说远近闻名,但也敢和外面的品种拼一拼。”说起西闫镇的特产,王兴民一脸兴奋,以前山路难行,运输是难题,食用菌销售全靠一个“鲜”字,等村里的食用菌一路摇晃运到城里,早就不新鲜了。
对于王兴民的说法,今年27岁的侯东升深有感触。侯东升是西闫镇西闫村的食用菌种植户,这个毕业于湖北某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材生,为了一个梦想,放弃了南方大城市的富裕生活,回到家乡投资70万元建了一座食用菌种植大棚。“家乡的气候最适合种植食用菌,我种植的食用菌是香菇,马上就要丰收了,希望可以卖个好价钱,让我有资金再建一座新的大棚。”他说,家乡虽好,但以前运输条件不好,食用菌最讲究抢鲜上市,交通不便制约了食用菌种植。如今家乡就要通新路了,这就给食用菌种植提供了“鲜”机,所以他才敢回到家乡投资种植。
“我最大的梦想不是简单地种植食用菌,而是要把食用菌种植大棚搞成可以度假游乐的农家乐。”侯东升信心十足地说,作为长在历山脚下的农家孩子,自然要利用好家乡的旅游资源,旅游公路就要修通了,为什么不在旅游资源上下功夫呢?“西闫镇共计9个行政村,6200余口人,修路前,全镇每口人的年均收入在9500元左右,修路之后,应该可以上升到15000元左右。要知道这条旅游公路就是村民们增收的底气所在。”王兴民说,镇上马上就要修建一座占地百亩的食用菌种植大棚,最少可以安置300人到500人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村民可以在家门口挣钱。此外,镇子上还要利用旅游资源发展自身,开办一些农家乐、农家宾馆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让村民们增收。
因为一条旅游公路的修建,西闫镇的村民们看到了发展的前景,都琢磨着如何发展自我,脱贫致富。如今,西闫镇依托历山舜王坪旅游公路的发展规划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外地的投资商也纷纷来此考察,原先“死水”一般的深山小镇,因为公路的修建,引入“活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记者杨全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