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翼城县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乡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加快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突出重点 聚焦难点
今年3月初,县农委抽调精干力量,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县10个乡镇进行调研走访,撰写了《关于农村环境整治亟待解决几个问题的调研报告》,对农村垃圾处置不科学、相关资金保障不到位、长效机制建立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此基础上,翼城县先后出台了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启动了全县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农村环境百日整治、路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活动。
按照县有示范乡(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街,街有示范户的“五有”标准,把城乡环境集中整治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与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相结合、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与农业生态保护相结合、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结合的“五结合”模式,以乡镇所在地、中心村、沿路沿河的村庄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狠抓治乱、治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立起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资源统筹、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出重拳、治难点、求实效,横向配合、上下联动,合力作战。
发动群众 共建共享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每月2日和16日,早上7点,里砦镇北石村村民就会拿起扫帚、簸箕,把房前屋后、自家门前、居住街巷打扫干净。这是翼城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力推行的“全民义务清扫”的缩影。
群众广泛认可和主动参与,是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的治本之策。翼城县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党员干部做表率,充分发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群众,扩大群众的参与度。二是强化教育引导,通过强劲造势,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引导群众关心整治、支持整治、融入整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三是分层推进树标杆。以打造一批环境卫生示范连片区为目标,乡村两级大力开展“卫生示范户、示范街巷”的评选活动,并适时在全体村民大会上表彰奖励。
创新模式 巩固成果
翼城县农委作为牵头单位,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农口单位包联乡镇制度,成立6个督查组,每10天对全县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进行一次督导检查,逐村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与此同时,翼城县各乡镇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也因地制宜、积极创新。里砦镇将全镇24个村分成四个片,每个片确定一个或两个村进行试点,形成了片带片、村带村的燎原之势,全民义务清扫工作模式在全镇全面推广;中卫乡摸索出“两线两路五乡道、一地十村九项目”的整治框架,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工作目标,对乡村道路重点路段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保长效的管理模式”;南唐乡“党员包街联户,全覆盖管理模式”活动,将村内区域保洁任务、包联分解图版面在村务公开栏悬挂,接受群众监督。(李茁壮)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