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铺展一份山西地图,在晋南临汾的东南角,太岳山与中条山之间有个县份叫“翼城”,襟山带河,原隰迂回。《翼城县志·山川》状其形胜曰:“翔皋浍水绕其东,历山大阜揖其南,陵山金河带其西,天柱丹山雄其北,水明山秀,颇为壮丽,亦晋南之隩区矣。”
正是在这样的山川格局中,翼城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上古称“唐”,唐代李泰《括地志》载:“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者也。”《平阳府志》亦载:“翼城,古尧始封国。虞封尧子于此。夏商因之。周唐乱,周公灭之,成王封弟叔虞于此,是为唐叔。”且在晋南诸多县份中,与“唐”“晋”相关的地名和匾额唯有翼城最为丰富而耀眼,如与“唐”相关的村落有唐城、南唐、北唐、云唐、唐村等,匾额有“唐风”“守唐风”“世守唐风”“唐侯流风”“唐风旧家”等;与晋国人物相关的村落更是遍布全县各乡镇,留下“剪桐封国”“桐城”“桐封世家”“魏武子古庄”“叔带旧居”“赵夙故里”等匾额。这也是翼城素有“唐尧故地,晋国源头”的渊薮。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唐风》十二篇是其《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周成王弟叔虞封唐后,勤劳智慧的翼城先祖以独具地方色彩的韵调,真实反映两周时期社会生活的土风歌谣,成为今人探寻那个年代的历史、体察当时社会风情的重要参考资料。
2009年,时任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合心在《大唐之源》一文中明确提出,翼城就是桐叶封弟的古唐国,也就是晋国的源头。文中还鞭辟入里地阐述了翼城和大唐帝国的不解之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李渊父子建立的大唐帝国这一国号就是沿袭了上古时期位于翼城一带“唐”这一古国的名号。《大唐之源》电视片的字幕显示:翼城,龙兴之地,大唐之源,一个值得在史册上大书一笔的地方,一个足以让翼城人无比骄傲的地方。该电视片曾在美国斯克拉斯电视网实现了县级电视台跨国联播,让这个原本就烙印在全球华人心中的“唐”唱响全球。与此同时,大河口霸国遗址问世,精美的文物在全国各地巡展,更让翼城的美誉度、知名度大幅提升。正如张美恭先生的《翼城赋》所咏:“噫嘘兮,翼城,大唐之源,龙兴之地,绚丽而又神奇,深邃而又大气。”
提及家乡的名胜古迹,多年从事考古走遍山山水水的翼城县原文管所所长王迎泽如数家珍。王迎泽说,今天翼城县域之内著名的遗址就有枣园遗址、天马——曲村遗址、南梁故城遗址、苇沟——北寿城遗址、大河口遗址等;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多达5处,即曹公四圣宫、武池乔泽庙、南撖东岳庙、木石牌坊、樊店关帝庙,无处不渗透着一种悠远的美和醉人的历史韵味,一种历经沧桑而永存的人文精神。来这里的人们可探唐风晋韵的人文之美,可览山川名胜的雄浑壮丽,可品古建碑碣的玲珑剔透,可赏天人共泰的仪态万方。有统计资料显示,县域内共有文物古迹1029处,其中古建筑708处、古遗址143处、古墓葬42处、石窟寺及石刻1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2处、其他8处。
“晋的源头在翼城。”身为临汾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临汾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的翟铭泰痴迷于探究翼城历史文化,总会在各种场合为家乡的文化代言。给他这种自信的不仅是其撰写的《翼城与“古唐国”》《翼城——名人笔下的晋国源头》等学术研究成果被《晋学文库》收录,更有教育部审定的2016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关于《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课,在讲述西周的分封制时,明确划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P21页)和春秋争霸形势图(P29页),两张图都明确标注:晋在今山西翼城。同时,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学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先秦卷》在“分封制度”一节涉及“晋国”时写道:“晋——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这里河流交错,土地肥沃,历来为天下重地,陶唐氏曾居留于此。这里也是夏朝的中心区域,有‘夏墟’之称。西周初年,这里有一唐国,可能是陶唐氏的后裔所建,成王时灭唐,封叔虞于此,袭用唐之国号,后改国名为晋。”
2016年,山西省文物局主导了《晋都大遗址保护和晋文化核心区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在规划中对晋文化核心带进行了划分。翼城位于“晋文化核心带”的核心区内,境内的村庄大多数都具有唐(尧)、晋的相关文化背景,在核心区内晋国时期共计13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两周时期遗址为统计对象)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8处,位居全市全列。
虽然如此,翟铭泰、王迎泽和其他矢志翼城文史研究的学者仍有些许遗憾。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周边兄弟县市藉晋文化捷足先登,旅游业发展风生水起之时,拥有众多人文资源、古迹遗存遍布的翼城还处于跟跑追赶阶段。
关于这一点,翼城县的主政领导并未回避。在今年2月9日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杨春权在引用了一组春节黄金周我市旅游统计数据后自揭短处地说,“翼城既有特殊自然环境造就的天成之美,又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厚植的人文之韵,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就好比手里捧着金饭碗还饿着肚子。还存在旅游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旅游投入少、景区景点小而散、缺乏知名品牌的支撑、旅游产品不丰富、文化与旅游整合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痛定思痛之后,翼城县委提出了“1155”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文化引领、生态提升、幸福民生五大战略,集中力量打好项目建设、农民增收、环境整治、文化旅游、民生改善五项攻坚战。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实现翼城振兴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突出‘强基提质’这个核心,全力打好文化旅游攻坚战。”
对于翼城县的文化旅游资源,杨春权曾有过形象的描述——“就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没有串联成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串项链的这根线,其实就是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县委副书记、县长高永贤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以景区景点为支撑、交通网络为纽带、产业融合为动力、联动开发为突破,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翼城县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此,当地站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高度,以面向全省、全国的宽广视野来审视该县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瞄准全省一流乃至全国一流,按照“安、顺、诚、特、需、愉”的六字要诀,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顶层设计,高点定位、高位谋划,举全县之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县文物旅游局局长李建党介绍,前不久,该部门对全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摸底普查。以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主要依据,应用旅游资源的创新评价方法,对所调查的全县389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归纳、整理与评价,筛选出优良级(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历山景区、大河口霸国遗址、城内古城、佛爷山、古绵山、翔山、河上公德山、四圣宫、武池乔泽庙、木石牌坊、樊店关帝庙、天马遗址、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尧都砂锅、古桃园村古民居群、曹公村古民居群等共17处,且均匀分布于县域境内,易形成“核心景区+周边景点”的旅游开发格局,适宜全域建设。
今年10月,县文物旅游局与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翼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25)》(评审稿)。这份内容翔实的规划评审稿,以翼城突出的自然生态和深厚的唐晋文化为依托,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提出“一个龙头项目、三大精品项目、四个重点项目、五个支撑项目、17个重点乡村”的建设,即全力建设龙头项目——西闫历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全域旅游核心名片;重点打造城内古城、翼城翔山国家农业公园、古霸国主题公园三大精品景区,形成全域旅游重点引领;有序推进“四大重点+五大支撑”景区,共筑全域景区格局,优先发展佛爷山宗教文化旅游区、桥上村落文化风情园、河上公德山生态养生旅游区、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区四大重点项目,积极培育晋国游艺园、天池山旅游景区、南唐生态农业公园、苇沟——北寿城遗址公园、冶南冶炼遗址公园五大支撑项目等。
据介绍,翼城县的全域旅游将在文物资源与生态资源优先保护的前提下,以史学界公认的历史作为大背景,强调独特性、创新性、文化性的旅游项目及产品的设计,弱化有争议的历史故事、人物的归属性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进行全产业链开发,科学推动市场营销,培育品牌价值。同时,对标要求,从“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加强规划工作,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创造和谐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推进服务人性化品质化”“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实施整体营销,凸显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加强旅游监管,切实保障游客权益”“优化城乡环境,推进共建共享”等多个层面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实际上,在翼城县全域旅游“一盘棋”的谋划下,全县6镇4乡均已先行试水文化旅游。翔滦古庙会、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桥上镇首届德孝文化节、史伯“和”文化暨乡村旅游美食节、南唐乡樱桃文化旅游节、浇底生态自然保护区连翘赏花节、里砦桃花音乐节、王庄乡“弃里闹惊蛰”暨后稷农耕文化旅游节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翟铭泰们看来,这些固然与心理预期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他们仍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坚信厚积薄发、奋力追赶的翼城文化旅游事业还有凭借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县域旅游公路的建设将为这些节庆活动的举办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7月份,投资1.14亿元、全长42.6公里的山西省首条农村旅游公路——舜王坪旅游公路已具备通车条件,一举解决了舜王坪景区旅游开发的瓶颈难题,并将沿线的特色村落、文物古迹连接了起来,此举被赞为“为翼城县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目前,武池乔泽庙——南梁故城遗址旅游路已开工建设,其余11条农村旅游公路也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与此同时,翼城县进一步深化旅游体制和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将组建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历山、佛爷山、绵山景区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河上公德山和翔山以及古城开发即“五山一中心”中的各景点实施“两权分离”改革,以此进一步推动经营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在《规划》统领下,历山景区办公区改造、景区内道路修复等,“道教名山”河上公德山开发全面启动,佛爷山、翔山、天池山和浇底等连翘观光旅游也很火爆,为构建翼城“天养胜地”开启了大门,为“打造太行山水生态旅游”增砖添瓦。
“唐尧故地、晋国源头”。如今,蓄势待发的翼城以期主动融入“晋文化核心带”项目总体规划,融入临汾市乃至晋南、晋东南全域旅游圈。
本报记者 孙宗林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