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中卫乡:精雕细刻的木坪老宅院

2017-12-13 21:34: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翼城中卫乡三合村木坪自然村,有一座占地418平方米的清代建筑。正房原为二层楼,现存一层砖砌窑洞三孔。

    东、西耳房各有一孔砖砌窑洞,是典型的明三暗五四合院。东厢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檐下斗拱三攒。大门为垂花式,资料匾额题记载“甘棠待荫”,大门外有上马石一对。

    该村71岁的古稀老人安乐礼介绍,他现住院子是先辈从他人手中购置的。在他的记忆里,该院有三块匾额,北楼二层正中悬挂“有道而文”,二门上悬挂“甘棠待荫”,另一块匾额的内容记不清楚了,现在一块也没有了。听父辈说,现在的大门,是原古宅的二门,进了二门有一个小院,是下人和雇工住的地方,也是厨房,挑水进了二门向右拐直接进厨房,古人讲究挑水不进院。

    实地观看,这座院落的建筑工艺,不论是建筑格局,还是木雕及门额上的砖雕都堪称精品,悬挂“甘棠待荫”处成了一个矩形方孔,木垂花保留完整,只是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通往厨房与雇工住的小门上三个雕刻精美的篆字显示了大院主人及建筑设计师的文化底蕴。

    门外的一对上马石,一个藏在草丛,一个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上马石四周有新掘的痕迹,引导观赏的村民说,这上马石不知又被哪个人盯上了。进入院内,上额“履端表正”笃进”“慈孝”砖雕美不胜收,而那四周的雕花更是精美。大门正对的影壁雕花也被盗贼窃走,主家只好用新砖补上。”当向导的村民说。

    翼城民国十八年版《翼城县志》和门匾记载安九经,字行一,吏部注册铨选按察司检校。

    他“有道而文”里中设义塾,躬亲训迪,束脩无所取”又尝建石桥于甘泉河孔道”年八十一而卒”。

    “有道而文”来源于欧阳修写《读李翱文》,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

    愈尝有赋矣。”甘棠待荫,甘棠:乔木名,也称棠梨。传说周武王时,召伯爽巡行南国,曾憩甘棠树下,后人思其德,因作《甘囊》诗,后用作称颂官吏政绩之词。

    荫即荫庇,寄希望于为官者多施惠政,福泽荫庇后人,是勉人亦是自励。

    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