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隆化镇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2018-03-12 21:56: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农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如何实现产业兴旺发达,真正让农民富裕起来,是翼城县隆化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一直在积极探索、着力解决的重点课题。

  去年以来,隆化镇突出提档升级,着力推动苹果、小米、尧都砂器等传统产业重焕生机;突出有机旱作,着力培育连翘、花椒等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传统历史,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个个充满希望的产业,将为隆化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突出提档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重焕生机

  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小米、精美的尧都砂器……这些都是隆化垣上的传统产业,也是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主导产业。然而随着各地种植面积急剧增加,隆化苹果、小米的优势不再;随着炊具多元发展,尧都砂锅、火锅的辉煌日渐式微。如何才能走出困局,振兴传统产业?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提出“苹果、小米绿色发展,尧都砂器创新发展,实现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思路。

  苹果产业发展方面,在翼城县委、县政府及县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去年隆化镇成功申报了农业部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每年固定投入资金达到一千万元,整个项目实现了全镇苹果经济园区全覆盖,并将连续实施五年。据正在牢寨村指导果农的技术员介绍,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果树根系生长,有利于提升苹果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切实增加果农收入。同时,该镇还围绕功能农业,发展富硒苹果2000亩,牢寨村实现富硒苹果全覆盖。

  隆化小米产业发展方面,隆化镇围绕健康养生,在特色品牌上做文章,在全镇推广使用富硒肥料,富硒小米面积达到1100余亩,富硒产业的培育提升了“隆化”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产品加工上,他们还改变了以往机器加工的老办法,采用传统石碾脱皮,这样就完整保留了小米本身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田家河的种植大户刘东红激动地说:“用咱的石碾小米熬粥,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我家的小米大多都卖给了回头客,头一年买过咱家小米的人,往往第二年还会继续购买。”同时,该镇在推荐隆化小米、隆化苹果走出去参加全国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的基础上,多方邀请知名企业、网络营销商到隆化镇考察合作,促成田家河小米合作社与山西中智源文化传媒公司合作,成功推出“小米加步枪”品牌小米粥投入市场,进一步提高小米产品的附加值。

  在尧都砂器产业发展方面,“要想与当今的现代化生活接轨,就必须在与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这是全镇上下达成的共识。目前,尧都砂锅已经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今年,该镇将以古尧都砂器“生产工艺改进提升、产业规模扩大延伸、产品种类提档丰富”为切入点,从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三方面入手,努力将古尧都砂器产品、砂器文化打造成翼城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突出有机旱作 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隆化垣上地域辽阔,但十年九旱。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经过多方考察,结合实际,该镇以推动两坂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探索以两坂村为中心,带动周边山区村为连片的花椒产业园区,为全镇发展旱作农业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花椒栽植也经历了波折,一开始大部分村民认为花椒既不能当饭吃,采摘又不方便,经济价值不明朗,因此栽植的积极性并不高,但经过多方思想工作,最后大家还是接受了。”隆化镇党委副书记姜治国说。

  如今,走在两坂村花椒地里,新栽植的花椒还在育苗期,虽然还未见效,但花椒树种在地里,有了产业,老百姓的心里就充满了希望。

  今年,隆化镇计划再发展花椒产业1000余亩,让小花椒成为致富大产业。

  与此同时,隆化镇还瞅准连翘药用价值极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契机,大力发展连翘产业。在各村不宜耕作的山坡上,随处可见被薄膜覆盖的新栽植的连翘,这一产业将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辛树盛介绍道:“2017年全镇栽植4900亩,今年将继续扩大连翘栽植面积,在完成东山片3000余亩连翘补植补栽及管护提升的同时,重点发展隆化、杨家河、南吴、上吴东等村连片连翘栽植,争取今年发展连翘7000余亩。”

  突出传统历史 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史伯“和”文化旅游美食节,让史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闻名遐迩;连续多年举办的佛爷山庙会,让佛爷山旅游文化景区名声大振……

  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项目资金一千万元,涉及黄家铺、北卫、紫琴、牢寨、史伯五村,现5个村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项目和省级传统古村落项目,项目涉及史伯、尧都、南撖等村,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项目。

  近年来,隆化镇依托镇域内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致力打造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的新农村。结合各村特色和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重要抓手,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推动生态、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乡村旅游连片发展,让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隆化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隆化镇将持续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在连续两年召开文化节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在史伯村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和保护古村落,整合山水田园旅游景点,打造“两片两点”乡村特色旅游区,即东部以佛爷山为中心的生态养生休闲区,西部以史伯为中心哲学与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东南部以尧都砂器为重点的砂器饮食文化体验区和西南部以南撖东岳庙为主的庙宇文化;倾力打造推出人文、自然、休闲、采摘一体的隆化旅游线路;做好大河口霸国遗址公园建设的协调工作,积极筹备国家级“和”文化研讨会在史伯早日召开,促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让广大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隆化镇党委书记曹俊义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千方百计发展多种产业,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让大家干起来有劲头儿、日子有甜头儿、生活有盼头儿,逐步推动全镇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李维杰 常锦华)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