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宋榜娟)人间五月天,清晨的阳光舒适而娇艳,正是花开树绿时节,驱车前往翼城县桥上镇黄家垣村,刚拐过山脚,迎面而来就是满山苍翠的松柏、成片绿葱葱的灌木丛,一团团娇艳盛开的野花花点缀在山林间,煞是醉人。及至驶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广场、整洁的道路,绿水绕村而过,一派田园景象。坐落在这青山绿水怀抱里的黄家垣村宁静、祥和、古朴,就像镶嵌在玉盘上的一颗明珠。
谈起黄家垣村这些年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黄公伟说,多年来,黄家垣村一直是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先进村,还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村。村“两委”班子也一直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早在2005年,黄家垣村就率先成立了保洁员队伍,特别是近年来,村里更是按照县乡要求,细化了村民卫生公约,垃圾清运制度,保洁员岗位职责、保洁员奖惩制度,并摸索探讨出了保洁员“双评双挂钩”制度。
由于制度得力,使得该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整洁有序,村民也养成了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其中,大家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泥、清沟渠,保持房前屋后卫生整洁,杜绝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现象的出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清纯的山庄小院,置身于此,让人一吐尘世浊气,有一股村在山林间、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说到管理,黄家垣有一个特色在全县独一无二——施行“网格化社区管理”。以此为依托,将5个自然村划分为5个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各自然村组长担任本辖区的网格长。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党支部定期听取各网格长的工作汇报,对涉及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及时安排专人进行调解,对在调解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情,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奖励,对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失职的限期进行整改。
在平常工作中,他们注重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多次深入村民家中,宣传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同时还加强了治安巡逻,要求村民以户为主,相互联系、相互照应,做好防范工作。真正做到了群防群治,邻居之间相互照应。
带我们一起到黄家垣采访的桥上镇党委副书记宋海英说,这个村子发展得益于团结的村“两委”班子,书记谋划坐镇,村委会主任敢想敢干,所以,黄家埔村发展经济的门路特别多。除了种植传统的玉米、小麦、谷子之外,他们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还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本村的劳力大多都在煤矿上就业,每年仅劳务输出一项就创造1000多万的财富,再加上莎琳运输车队的成立,运煤也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又一出路。
现在的黄家垣村,村民除了享受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还享受村里各项补贴,每年仅此项开支多达60万元。村委会每年为全村55岁以上的老党员发放养老生活补助金1800元,为60岁以上的老村民发放养老生活补助金1080元;在每年为老百姓免费收割小麦之余,还投资3万元进行田间道路拓宽,改善农作物耕作环境;为村民缴纳数字电视收视费、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每人每月免电费5元等等;本村村民凡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村里给予5000元奖励;考上“211”等重点大学的,给予3000元奖励;凡考上专科以上的给予1000元奖励……
谈到黄家垣村的未来发展,村委会主任李小华说,一直靠着煤矿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要想长久富裕转型势在必行,必须走现代农业的路子。我们村有肉羊养殖的传统,2012年6月,我们投资200万余元的“爱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羊舍、场地等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在养殖业的基础上,引进屠宰、精深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建成以农户为主体养殖,食品加工企业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企业+农户”营销模式,实现养殖、屠宰、食品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为养殖户承担风险,解除了农户们的后顾之忧,真正让这个项目成为黄家垣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翼城县人民检察院架起职务犯罪“高压线”
下一篇: 深入基层访民情 春耕帮扶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