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改善环境壮大县域经济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幸福指数
临汾新闻网讯 去年,永和县坚持实施“林果富民、生态立县,转型发展、工业强县,文化引领、旅游兴县,以德为先、依法治县”四大战略、抓好八项重点,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工业增加值增幅全市第二,农民收入增幅全市第五。年初确定的60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当年完成投资11.41亿元,完成率达到101%。
“林果富民、生态立县”促进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该县持续发展林果经济,新发展经济林2.08万亩,全县经济林面积达46.5万亩。继续加强与省农科院的“院县合作”,持续实施“科技富民1155”工程,每个乡镇建设一处千亩以上的经济林科技管护示范园区,每个村委建设一处百亩的精品管护示范基地。开展以红枣、核桃、苹果丰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20余次,培训果农5000余人次。进一步夯实生态基础,按照“五位一体”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推进芝河源头生态精品农业园区建设,完成坝滩地治理、土地整理、机修梯田,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万余亩。实施桑壁镇坡耕地综合治理和省立项土地治理项目,综合治理6000余亩。高标准实施了通道绿化、高速公路两侧荒山绿化、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造林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7.26%。大力实施扶贫开发,78个贫困村全部选派了“第一书记”,深入到贫困村住村帮扶。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发放“富民贷”“强农贷”,为贫困农户自主创业和农村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地资金支持。
“转型发展、工业强县”壮大了县域经济。加快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天然气年产能达到3亿方,上缴税费5456万元,占到财政总收入的49.23%。大力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天然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已经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园区内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建设光伏电站,采取红枣光伏大棚、光伏地面电站、个户电站相结合的模式,建设光伏电站12个,特别是在整个华北地区率先开展了红枣光伏大棚试验,在解决光伏发电用地问题的同时,可有效防止雨季红枣裂果,在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组建了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6个农村电商服务点,与阿里巴巴、贡天下、乐村淘等知名电商企业建立了联系,先后发起了“众筹永和核桃圆孩子书屋梦”、吕梁山区农特产品网上展销活动和年货节活动,注册成立了电商公司11个、电商店铺28个。
“文化引领、旅游兴县”树立人文永和的良好形象。加强文化建设,制作《永和日历》360余期,通过日历播报、好文欣赏、好书推荐等栏目,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和文化宣传。编撰了《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志》《乾坤湾志》,编辑了《晋南作家》永和专号,编印出版了《永和门窗》《三晋石刻大全永和卷》《高家垣秧歌》等传统文化系列丛书,舞蹈《我家住在乾坤湾》入选第八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在北京参加了演出。举办了“大美乾坤、天下永和”主题音乐会,拍摄了微电影《守望》《父亲》等,在永和拍摄的100余幅摄影作品参加了以“守望家园、放飞梦想”第十五届平遥摄影展。中央电视台《文明密码》《道德观察》《远方的家》等栏目相继走进永和、宣传永和,永和农特产品和特色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改善城乡设施,围绕打造“生态、人文、魅力、宜居山城”的目标,实施了东门巷棚户区改造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完成两条巷道的硬化、实施燃气集中供热扩容工程等“七大城建工程”,完成了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大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破解交通瓶颈,完成了南庄—打石腰道路改造一期工程,实施了交口—阁底段旅游路升级改造项目,奇奇里村旅游公路、阴德河旅游公路已开工建设,洪永线改建全面启动,霍永高速永和段的控制性工程全部开工。加大旅游开发,与上海文创联盟、北京兆通置业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新建了占地670平方米的“毛主席诗词碑林”,高标准实施了红军泉二期、赵家沟、前龙石腰主席路居地遗址保护、乾坤湾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安全饮水、旅游路升级改造等项目,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列入了全省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去年乾坤湾景区游客量达4万人次。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宾馆、饭店、出租车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
“以德为先、依法治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开展“四大主题活动”,开展“三德教育”活动,举办干部大讲堂8期,邀请国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教授、专家来该县讲学,树立了一批文明示范单位。开展“四强、四建、四提升”活动、“法治下乡”活动,帮助村委、社区完成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开展“城乡共建”活动,为民办实事、解决发展难题。以民生改善为出发点,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加快药家湾幼小一体化学校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三名”工程创建活动,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了易地搬迁、地质灾害治理和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继续实施四大“暖心工程”,为全县干部群众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自然灾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8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高考达二本线以上考生资助实现了全覆盖,免除了高中教育阶段学费和住宿费。养老院建设、光荣院改扩建等一批民生项目完成建设任务。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落脚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人员伤亡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新建信访大厅一处,维护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任军锋 刘勇鹏)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