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一城绿荫一村花

2020-05-11 09:39: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河道内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不时有鸟儿飞过;河岸边整齐地插着的一排排新柳,映在水中的倒影分外婀娜;距离河岸稍远的地方布满新栽植的油松,横看成排,竖看成列,整齐划一。这是记者近日在永和县坡头乡乌门村芝河岸边看到的景象。今年年初,永和县以清河行动为契机,抢抓春时,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造林绿化高潮。

  生态建设 绿化为要

  “百日行动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对芝河河道的清洁,更是打响永和污染防控攻坚战的开始,我们要以此为切入口,将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说。

  为有效解决母亲河——芝河水污染问题,2月11日,永和县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的同时,正式展开百日清河行动。

  芝河流经芝河镇官庄村约3公里,全村有上百户300多人沿河居住。“以前的河道里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交汇在一起,清理后过段时间又有垃圾了,这次清河行动中清理完垃圾种上树,环境就好了。”村党支部书记张根清说,“植树造林既能保持水土,也有景观价值。这样坚持下去,三年后,永和就是另外一种景象。”

  永和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以清河行动为切入口,永和县进一步提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县”的目标。在全县大力实施造林绿化,谱写了生态立县新篇章。

  此次绿化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为集体生态补偿金和集体光伏收益。同时注重发挥带贫益贫机制,雇佣贫困劳动力参与绿化工作,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将沿河、沿路、沿村和黄河一号公路两侧作为重点,其他地方见缝插绿,争取连片。采取乔灌草三结合、阔叶树和针叶树混交的绿化原则,优先选择国槐、油松、山桃等乡土树种。该县的规划是实现“三化”,即:绿化、彩化、财化,达到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映秋、松柏伴冬的市级景观效果。

  3月15日,清河行动第三次会战召开后,绿化工作在永和县全面展开。各乡镇一把手在绿化一线亲自指挥,增加绿化人数,挖坑的、浇灌的、运苗的、拉水的,在全县村里村外,塬上梁下,随处可见。

  据统计,今年共调回树苗114.8万株,其中乔木19.3万株,灌木95.5万株,树种有柳树、国槐、油松、紫穗槐、梨树、苹果、爬山虎、连翘等。

  因地制宜 增绿添财

  “显眼的地方栽大树,偏僻的地方栽小树;遮丑的地方栽大树,添绿的地方栽小树;沿河沿路绿化树,房前屋后摇钱树;乔木灌木开花树,美化环境多栽树。”这是永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马健编写的植树顺口溜。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永和县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谋划了一批既有“绿”,又有“财”的产业。

  绿化工作由永和县林业局牵头,县住建局负责城区绿化,各乡镇具体落实本区域绿化工作。确定绿化思路、规划绿化用地、选定苗木、测算苗木数量及费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河岸柳林守护,河边灌木满布,河床水草丰茂。沿河绿化河岸以柳树为主,河床种水草,河边小块地种植经济作物。在城区见缝插绿,全面绿化,最大限度减少祼露土地面积。沿路沿村以乡土常绿、落叶乔木为主,推行宽林带;路边土地栽植连翘、苹果等经济林;边坡绿化以紫穗槐、爬山虎为主。

  绿化的同时,做好产业规划,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今年的绿化工作中,桑壁镇将“植绿、添彩、增财”有机结合。河道内种植水草,河岸种植柳树。路旁种植连翘、国槐、松树等。连翘和国槐还是药材,既有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同时也具有经济价值。荒坡种植连翘3000余亩,田间种植玉露香梨740余亩。村内巷道里种植丁香、玫瑰等风景苗木美化环境。

  阁底、打石腰、南庄、交口四个乡镇在沿黄、沿河布局连翘种植产业。既有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也有美化环境的景观价值,同时也兼顾了后期的经济价值。

  科学谋划 加强监管

  老百姓说得好:“三埋两踩一提拔,饱浇一遍就发芽。”植树要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成一棵。

  为确保绿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永和县多措并举,加强监管。绿化工作前期,永和县林业局抽调专人组成绿化工作督导组,对城区和全县各乡镇绿化准备工作进行督导。绿化过程中,永和县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实地指导规划,并给栽植工人亲自示范栽植技术,绿化到哪里,技术就服务到哪里。经过指导,各乡镇规划更加合理,栽植成活率得到提高。

  此外,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封山禁牧,对不作为的护林员进行清零,重新制定护林员聘用和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切实发挥护林员作用。

  轰轰烈烈的绿化不仅美化了家乡,更激励了永和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永和县林业局绿化办副主任白文民感叹道:“多少年了,第一次有这么大声势的绿化,我一定尽最大努力,让家乡更美。”

  行驶在永和大地,风光无限:碧绿的油松、金黄的连翘、雪白的梨花……河边、路旁、远山处处可见新树,多彩的永和,生机盎然。不久的将来,永和人民所憧憬的“一城绿荫一村花,一路诗画到天涯”将会变为现实。

  记者 刘超 霍壮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