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段小婷)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2017年以来,我市以改善民生工作为着力点,不断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工作,高效推进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也为全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为积极推进教育发展,2017年,我市将“全面改薄”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017年,侯马市、曲沃县、襄汾县、洪洞县、汾西县“全面改薄”工程迎接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各县(市)政府在财力及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帮扶:侯马市投资6325余万元,进行47个学校校舍改造和增置设备,招聘教师190人;曲沃县投资3167万元,新建项目24个,改造项目50个,招聘教师100人;襄汾县投资1亿余元,进行9个新建校校舍和增置设备,新招聘教师120人;洪洞县投资1.49亿元,进行235所学校校舍改造和增置设备,招聘295名教师;汾西县投资7851万元,进行24所校舍改造和增置设备,招聘新教师38人。我市申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的5县(市)于2017年11月份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并且得到国家、省检查组充分认可。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市,提出大力实施“平阳记忆”和“印象临汾”两大工程。2016年,我市启动的《赵城金藏》首批百卷复制工程,让文物活起来,是“平阳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城金藏》的复制工程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开发,挖掘它的商品属性,使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经济价值,增强文化生命力、可持续发展力。2017年,《赵城金藏》完成200卷复制,举办了首批百卷《赵城金藏》回归广胜寺系列活动。
2017年,我市完成了临汾大礼堂修缮、市体育场改造等工程。临汾大礼堂是我市一处具有历史记忆的文化建筑,2014年,我市对临汾大礼堂进行修缮,整个项目投资资金共320万元,2017年年底完工;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对体育场进行了改造升级,投资120万元对综合训练馆进行改造、投资189.4万元对400米跑道实施塑胶铺设、投资160万元实施足球场的人造草皮铺设,2017年年底,市体育场改造工程已经全部完成。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我市组织市级三级医院与辖区内县级医院签署医联体协议,制定有针对性的医疗联合体建设目标。全市建立以三级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截至目前我市共成立了三个医联体,分别为临汾市人民医院、临汾市中心医院、侯马市人民医院,其中临汾市人民医院签约135所医疗机构,临汾市中心医院签约46所,侯马市人民医院签约18所,所有县(市、区)实现了全覆盖。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我市全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市17个县(市、区)、151个乡镇卫生院和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正成为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为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水平,我市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推进机制,将签约服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实行月报告、季监测、年考核,推动签约服务落到实处。截至2017年12月底,普通人群签约261万人,签约率达59.03%,重点人群签约132万人,签约率达90.45%,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生特殊家庭实现“双签约、全覆盖”,做到了应签尽签。
2017年,我市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基金移交审计工作、确保基金安全,审计工作完成、出台更加科学规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两定机构顺利整合、城乡居民信息系统正式启用,实现了“六统一”,让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