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宁:为农民创造美好生活

2018-03-29 09:04: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017年10月,我们深加工的五香味乌鸡蛋将正式进入市场,这也将成为中国首例绿色有机乌鸡蛋熟食制品。此项目的顺利建设可以带动临汾以及山西乌鸡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致富之路。”90后刘静是大宁县刘静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很难想像,27岁的刘静如今已是一个身家数百万的养殖场负责人。她是象牙塔走出的天之骄子,从青岛大学毕业后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归家乡大宁,过起了“与乌鸡为伴”的日子。期间,家乡人嘲笑、质疑的声音从来不绝于耳,最终在刘静执著坚守下土崩瓦解。

  大城市的繁华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同样也吸引着来自小山村的刘静,但是每当回到家乡看到依旧贫苦生活的乡亲们,刘静打消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念头。大学毕业之后,她毅然决心回乡创业,帮助乡亲们改善生活条件。

  回到家乡后,刘静偶然间了解到乌鸡行业在当地市场空白。经过考察,2012年5月,刘静联合151名村民成立了大宁县刘静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并开始引进乌鸡品种。

  合作社坚持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所有的乌鸡采取果园、山坡放养方式,所产的绿壳乌鸡蛋是一种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胆固醇、低脂肪的天然滋补食品,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

  “由于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养殖已经被打破了自然模式,禽畜不再有天然养殖的香味。而我们的乌鸡都采取果园山坡放养,只吃玉米虫草。正因为此,我们的乌鸡蛋具备了零污染、零添加。”对于乌鸡蛋的营养价值刘静总是自信满满。

  从2012年5月,刘静靠众筹的10万元开始了创业路。如今,刘静农牧专业合作社规模进一步扩大,仅去年就有80多户农户入社,有4个村整体覆盖推进。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贫困户按养50只乌鸡算,一年纯收入就可达到4000多元。所以,不少群众积极踊跃地参与养殖。刘静还在临近的隰县建立了一个分社,基地发展的乌鸡达到了一万余只。合作社刚成立,刘静就在翼城县合资建立了一个幼鸡孵化场,专门给孵化配送优质乌鸡。为寻求以后更大的发展市场,她还在襄汾县合资注册成立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加工乌鸡蛋和乌鸡肉制食品。现在刘静农牧专业合作社的“静凤”牌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产品通过“互联网+”的电商形式,远销到北上广及全国不少城市。

  不仅如此,合作社的乌鸡散养项目还成为大宁县精准扶贫帮扶农户脱贫的一项项目。目前合作社共带动大宁县精准扶贫户480户,总养殖数量55000只。

  合作社采取的方法是把乌鸡养殖到35日龄,免费发放给精准扶贫户,而农户只需缴纳每只乌鸡15元押金。乌鸡养殖两年半以后就淘汰了,农户还可以把淘汰的乌鸡交回合作社,合作社再退还押金给农户,农户也可以选择用淘汰乌鸡和合作社置换新的一批小鸡,再继续养殖。乌鸡鸡苗农户只需养殖4个月左右就开始产蛋,其间,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疫苗防疫、消毒液。此外,合作社还负责回收鸡蛋。

  “现在我们帮扶农户的模式还复制到了忻州繁峙县集义庄乡,并带动102户农户养殖20000只乌鸡。我们希望用这种方法帮助更多贫困户更早实现脱贫。”刘静说。

  今年,刘静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养殖的乌鸡预计达到18万只以上,日产鸡蛋9万枚。

  六年时间,刘静披荆斩棘、奋勇拼搏,终于在山窝窝里走出了一条金光大道,也踏出了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一条成功之路。如今的她,一心只想着如何让更多的乡亲们过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