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隰县: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2018-05-28 09:32: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以前,在村里被猫、狗抓伤了还去医院打针?这还叫病?在咱这里根本就没人去医院……”隰县下李乡前峪村今年77岁的村民袁殿发说,“现在听了专家们的讲解,还真是有点害怕,这要是感染狂犬病,还真要命哩……”日前,在前峪村村委会大院里,该县的健康扶贫小分队“活动日”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问诊和听医疗政策以及健康知识讲座。村民王秀连说:“村里人一般都是小病经常扛,实在扛不住了,这才去医院,可是这次听了卫计局专家讲的政策后,才知道,政府还专门针对咱贫困户出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下不怕住不起院了。”

  前峪村村民蒙新明是健康扶贫“136”政策的受益者。“去年6月份,因为给果树打药,回家后,浑身起疙瘩,还痒得不行,可到下午的时候,就越发严重了,赶紧去医院,诊断结果是过敏性紫癜,血小板特别低……”今年49岁的蒙新明说,他先后去了太原、西安等地住院4个多月,花了十多万元,在县里相关政策的帮助下报销了七八万元。蒙新明感叹道:“要不是政策好,这一场大病就真的得砸锅卖铁了。”他出院回村后,逢人就讲他看病时候享受的医疗政策。村民们都说,他是村里义务的政策宣传员。

  “老乡,牛奶最好不要空腹喝……”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瑞萍等健康扶贫小分队队员在蒙同根家义诊时,给他们普及了一些健康饮食的常识。“活动日”期间,小分队要分出人员,对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进行走访,争取让扶贫政策、健康常识等惠及所有村民。王瑞萍说:“小分队在阳头升乡宋家垣扶贫时,发现贫困户张候女因患骨性关节炎、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不能正常劳动,健康扶贫小分队专家两次来到她家中,为其进行会诊和慢病初筛,并告知政府的相关扶贫政策,劝她尽快去正规的医疗场所就诊。”

  隰县健康扶贫小分队“活动日”于今年4月14日启动。小分队由隰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乡村两级医护人员组成,并分为三个小分队。他们确定每个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周五为“活动日”,每月两次定期进村入户开展活动,年底前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同时,他们对活动做出了规定,一是突出宣传普及健康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并设计制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品、宣传册、宣传单,现场讲解和入户宣讲,确保基层干部、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达到100%。二是实施动态调查摸排,全面核准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彻底核准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及时更新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信息;加强慢性病管理服务,对常年用药、支出较大而没有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的群众,逐户逐人排查,由县、乡医疗机构进行首诊和初步确认,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协助办理慢性病手续;消灭医疗救治盲区,完善20分钟医疗服务圈。三是整合全县乡村医生资源,采取配齐配强、邻村代管等多种形式,尽快消除群众就医看病盲区。同时,开展免费义诊救治,携带医疗仪器设备、药品,现场为群众进行免费义诊、医疗救治,切实解决乡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隰县卫计局副局长裴立明说:“健康扶贫小分队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截至目前,三个小分队共在全县26个行政村开展了‘活动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近4000人次。”

  近年来,隰县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精准施策,攻坚克难,截至目前,健康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健康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同时,该县还深入开展了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和“三到家”活动,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各项保障补偿到位,门诊慢性病医保支付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重大疾病补偿提高;大病保险补偿工作及时到位;一站式服务反响良好。全县医疗机构都设有专用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先诊疗、后付费”,采取一站式结算。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双签约”活动覆盖面扩大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县97个行政村每个村都组建了2个“双签约”团队,每个团队4个人,“双签约”签约覆盖率达到了100%,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今年是隰县脱贫摘帽之年,隰县卫计局等部门通过健康扶贫小分队“活动日”、“五个一”活动、“双签约”服务、“六个一”活动等一系列“组合拳”,根治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病根”,真正把健康扶贫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帮助群众拔掉“穷根”,为全县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