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只花了1186元,就做了三次支架手术!
花小钱治大病,你信吗?
这样的事就发生在汾西县团柏乡柴洼庄村村民三娃子身上。三娃子大名叫王玉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就穷的他,偏偏又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多年来,他不敢进医院,不敢去看病,有病只能硬扛着,扛不住了才借钱到医院输液保守治疗。
“干活时胸闷,憋得喘不过气来。”三娃子的冠心病是2009年9月份发现的。刚开始发病时,一阵一阵地发作,到后来间歇期越来越短。严重时,他脸白如纸,毫无血色。汾西县人民医院的大夫要他尽快做造影检查,但三娃子都因为没钱而不了了之。
“做了造影,就得支架,要不近万元的造影费就白做了。”三娃子对此非常清楚,他曾多次私下向大夫打听,也向不少做过支架的患者打听,对他来说,“病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三娃子患病后,家庭负担更重了,生活也更加贫困了。每年去医院住院两次,每次数千元的费用和日常药费,压得三娃子夫妇喘不过气来。
老伴儿仇记爱今年62岁,三娃子查出心脏病后,当时已经52岁的仇记爱开始踏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十年时间里,她在饭店洗过碗、熬过粥、卖过早点,在汾西县和霍州市打过杂工,为了多挣点钱给丈夫看病,近两年她又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太原打工。外出打工的日子,仇记爱时刻挂念着丈夫,“不敢接家里电话,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消息无论好坏,每次接到电话后,仇记爱都悄悄地掉眼泪,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三娃子夫妇做梦都没想到,2017年11月,他们因病致贫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临汾日报社驻村“第一书记”王伟,在入户调查中了解到三娃子家的实际困难,将他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书记说贫困户看病花不了多少钱,大部分由国家负担,刚听到这样的消息后,我半信半疑,不敢相信。”三娃子谈到做支架手术时说出了自己曾经的疑惑,“直到2018年5月份,我胸口憋得实在受不了,就给汾西县人民医院的大夫打电话,询问后得知,这项针对贫困户的政策是实实在在的。”
“终于可以活下去了。”打完电话的当天,三娃子心情非常激动。2018年5月,三娃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汾西县人民医院,并做了第一个支架手术,按照政策规定,看病没花一分钱,他只负担了34元被褥之类的费用。2018年6月,汾西县人民医院为他做了第二个支架手术,这次的花费跟上次一样。2019年2月,三娃子第三次走进了汾西县人民医院,做了第三个支架手术,这次他花了1118元。享受到党的扶贫好政策后,三娃子仅花了不到1200元就先后做了三次支架手术,让他在“小死一场”后又重新回归了正常的生活。现在,他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成了村里健康脱贫政策的义务宣传员。
6月29日上午,记者在三娃子家的院子里看到,茄子开花了,西红柿结果了,家门口他种的核桃树长高了,三娃子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回归正常生活后,虽然不能干重活,但他彻底告别了“不像人活的日子”,喂鸡、种菜、浇地,跟村里的邻居们唠嗑、打牌,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说:党的好政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记者 郑晓军 张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