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难、上学难、关爱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18年,大宁县投资兴办了幸福学校,并将这所学校打造成留守儿童的美丽花园、温馨学园、幸福家园。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孩子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大宁县委、县政府给出的答案是:幸福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人给你最温暖的守候和关爱。
两年前,面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中交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照料,导致孩子缺乏亲情关爱与有效监护的现状,大宁县委、县政府本着最大限度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初心,决定兴办一所留守儿童的乐园,并给它取名为幸福学校。
两年过去了,幸福学校办得怎么样?它能给留守儿童带来幸福吗?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幸福学校一探究竟。
幸福,是看得见的民生福利
初冬的大宁,天空湛蓝纯净。远远望去,幸福学校的那一抹红在县城东新区的众多建筑里分外耀眼。
慢慢走近,才发现这里“藏”着一个童话乐园:感恩励志的文化墙、绿草如茵的操场、香气四溢的餐厅、卡通造型的花坛……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教室里,孩子们做着音乐律动操,萌态可掬;科技室内,孩子们动手操作,探索奥秘;操场上,孩子们高声呐喊,运动游戏,激情无限……
幸福学校于2018年9月10日开始施工建设,2019年9月1日投入使用。校园占地面积105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360平方米,绿化面积1364平方米,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建校两年来,我们坚持‘留下希望,守住幸福’的办学宗旨,将这所公办小学、幼儿园打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美丽花园、温馨学园、幸福家园,家长和孩子们都很认可这里。”校长张风霞说。
当天是周五,有几位家长来校看孩子,听说记者来了,呼啦啦围了过来。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幸福学校的建成体现了教育扶贫的鲜明特色,不但在校就读的学生费用全免,还实施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每学年还发放1000元的助学资金。除此之外,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实行按月放假制度,让外出务工的父母无后顾之忧,助力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当然,最让家长们感到欣慰的是,留守的儿童不再孤单,孩子们融入了集体、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格基础。
围拢过来的家长中,数二年级学生杨屹的奶奶嗓门最大、笑声最爽朗。“以前他爷爷得骑半个多小时电摩送孩子到太德乡太德小学上学,冬天尤其冷。现在好了,县里给我家分了易地搬迁房,就在幸福学校对面的向阳社区,从家步行5分钟就到学校了。幸福学校确实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话音刚落,一旁的几位家长便拍起手来。
幸福,是感受得到的踏实守候
幸福学校有300多个孩子,全部是留守儿童,其中有13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另有5个是智障儿童。
据学校老师介绍,不少孩子初来时的眼神是灰暗的、苍白的,看不到灵气……
这样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找到存在感、安全感、幸福感?记者在幸福学校的所见所闻给出了答案。
一年级的课堂上,孩子们有哭闹的、有捣蛋的,教室里乱得像一锅粥。“孩子们,咱们学个洗手操!”老师一声呼唤后,音乐响起来,孩子们的情绪和注意力被调动起来,一步步被带入老师的节奏。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排着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丢手绢、拍皮球……游戏和运动将课堂上的严肃紧张一扫而光,释放出孩子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午餐时间,各个班级错时进入餐厅,到达指定餐位后,吃起了营养丰富的午餐。回到宿舍,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将脸盆、刷牙杯等物品有序摆放,并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着自己洗脸、洗手、刷牙、洗衣服……
7岁的小哲刚上一年级,却与六年级的男生打了一架。这一行为引起班主任崔夏夏的注意。放学后,崔夏夏把小哲留下来谈心。“爸妈离婚了,我跟着爸爸生活,爸爸脾气不好,心情不好就揍我……”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病根”找到后,崔夏夏与孩子爸爸进行了一番沟通,给他讲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好,父母先要做出好样子……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让这位爸爸低下了头。从此,他学会了和孩子交朋友,小哲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今年上五年级的婧婧,跟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她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表情淡漠,极少与人交流。班主任冯亚婷经常给她梳头洗发、聊天谈心,课间还和她一起做游戏。有一次,冯亚婷给婧婧梳了个发型后,直夸她漂亮,婧婧的脸上挂上了兴奋的红晕,紧紧拉住了老师的手。此后,她变得自信开朗了。
“当内心摆脱贫困,照进阳光和富足的时候,孩子们的幸福感是显而易见的。”张风霞说。
幸福,是相信自己有光明未来
建校以来,幸福学校多次接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中慈爱心图书室”、南钢集团为幸福学校捐赠了大量图书,“开心虎”爱心助学平台为全体学生捐赠了过冬保暖衣物,“馒头公益”为孩子们捐赠了体育活动器材……
2019年10月,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育学系主任肖军虎听说大宁办了一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后,当即带领“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社会支持能力建设项目团队”来到幸福学校开展调研。
他们参观了学校新建的标准化宿舍、餐厅,了解孩子们的住宿和餐饮情况,深入课堂观摩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又与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项目团队认为,大宁县切实解决了留守儿童监护难、上学难、关爱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模板。肖军虎动情地说:“幸福就是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相信自己有光明未来。我在孩子们的脸上看到了。”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汇成一股清泉就足以滋润满园的幼苗。六年级学生贺杰在作文《美丽校园就是我的家》中写道:“幸福学校是我的家,老师像亲生父母,同学是兄弟姐妹,还有许多爱心人士,关爱着我们成长。这里是温暖的港湾、幸福的家园,有你们真好!”
大宁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葛毅表示,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在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勤奋耕耘下,幸福学校正沿着“特色学校特色办”的宗旨,奋力蹚出一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新路,开启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人生!
记者 景秀红 郭璞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
上一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汾西县:农村供水便民服务体系“城市化”
下一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翼城县西阎镇“三小载体”筑牢乡村意识形态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