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吊车、挖掘机、运输工程车来回穿梭,工地上机器轰鸣,施工人员争分夺秒紧张施工……近日,在位于霍州市白龙镇陈村的霍永高速高架桥下,霍州市南矿区集中供热工程主管网顶管作业正在加紧推进。
“南矿区集中供热工程总投资17232.87万元,新建换热站28座。总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一次供热管网主干线全长约8公里,由兆光发电厂接至辛置镇,沿108国道穿越汾河进行敷设。”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霍州分公司运行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该工程从6月17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施工难度较大的穿越汾河段已敷设完成,预计10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进行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较之分别生产电、热能方式节约燃料。
记者来到该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扩户工程南通路段时,一次及二次管网已经全部敷设完毕,装载机正在回填沟槽。
“霍州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扩户工程总投资1.68亿元,该项目是利用兆光发电厂发电余热,对该市城、郊部分及周边村落没有完成集中供热的区域实现覆盖,项目建成后可解决约2万住户的取暖问题,实现霍州市城郊20个区域、周边村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覆盖,年节约标煤2.97万吨。”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霍州分公司经理助理周浩介绍说,目前已建成换热站20余座,敷设管道68公里,预计11月初可建成运行,确保如期供暖。
2013年,霍州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项目一启动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该项目全部实施后可替代霍州市城区老、旧燃煤锅炉。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的同时又满足了霍州市广大市民的用热需求。截至目前,集中供热工程已投资3.4亿元,新改扩建换热站48座,解决了2.9万户的用热需求,霍州市主城区供热普及率达96%,总供热面积达496万平方米,节约了标煤40.3万吨,替代了大型燃煤锅炉13座,家用手烧煤炉4300余座。
为使城乡居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今年,霍州市把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作为民心工程之一全力实施。项目包括霍州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扩户工程和霍州市南矿区集中供热工程。2017年至2018年采暖季,霍州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覆盖总面积可达到近800万平方米,换热站总数达到80余座。
“70年代煤炉子、土炉子,80年代铁炉子、蜂窝煤,90年代土暖气,去年集中供暖。”家住霍州市大张镇贾村的村民房海梅这样总结自家多年来取暖的历史。“我家住房大约有200平方米,以前,冬天要靠自己烧锅炉取暖,一季下来得烧掉十几吨煤,去年改了大暖,不仅家里干净了,而且暖和多了,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添火了,省钱、省心,真不错。”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