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直接面对群众做工作,同时也关系着各级政府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可以说,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关乎执政基础,关乎社会发展,关乎百姓福祉。
在我市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一个个优秀基层干部扎根基层,挥洒汗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奔小康。即日起,本网推出“最美基层干部”专栏,讲述基层干部平凡中的感动,讲述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
临汾新闻网讯 “都听杨书记的,杨书记说咋干我们就咋干。”“多亏杨书记,我们小郭村有名气啦,以前都是我们村里人进城,现在天天都有城里人来我们村。”……3月21日,浮山县张庄乡小郭村村口,几位村民正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他们的“杨书记”。
小郭村全村128户、475口人,流动人口200余人,耕地1140亩。“杨书记”是小郭村的党支部书记杨雪明,此时的他正忙着与村干部们商议今年“印象田园乡村文化旅游节”的相关事宜,听闻记者来意,他匆忙走出会议室,“你看,这是我们的‘美食一条街’,大家先转转,我这儿忙完就来……”
杨雪明说的“美食一条街”是小郭村的一条主巷,巷内的民居都是一家家颇有特色的美食店,“包子铺”“砂锅居”“烧麦馆”“浮山干面”……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记者信步走进一家“包子铺”,阵阵清香扑鼻而来。院子里围着一圈栅栏,栅栏里种着菠菜、香菜,绿油油的颜色把春天的气息渲染得更加浓烈。“店主”杨雪彬一家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下一个菜香辣肉丝,赶紧拔一把香菜!”杨雪彬话音刚落,妻子刘敏撂下手里还没洗完的西红柿,小跑到栅栏里,揪出几苗香菜,再次小跑回了厨房……
“我们的菜都是‘就地取材’,绿色无污染,吃起来可香了!”今年34岁的杨雪彬和妻子在浮山县城里开了一家餐馆,自去年“印象田园乡村文化旅游节”后,来小郭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杨雪彬和妻子也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在家里就能挣了钱,谁还愿意在外面奔波?”提及现在的收入,杨雪彬笑得合不拢嘴,“杨书记把我们‘村’变成了‘度假村’,跟着他干我们的日子有奔头儿……”
“美食一条街”是小郭村大变样的“冰山一角”,自2011年担任小郭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杨雪明一心想让小郭村美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百姓要富起来就要有活儿干,想在家门口挣钱,村里就得有产业,旅游业恰好是‘一业带百业’的产业。”杨雪明把发展乡村旅游看作是振兴小郭村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他的带领下,现如今的小郭村村容干净整洁了,村貌焕然一新了,村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
如今,小郭村的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都建了绿化带,全村绿化面积达到 19980平方米;100千瓦光伏发电站的建成、小郭村水库环境建设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圆满竣工,使村集体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生产交易于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启动了……
2015年,小郭村被确定为“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2016年,印象田园被确定为“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7年“首届浮山县印象田园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小郭村的日均游客达2.5万人次,日均综合旅游收入达100万元左右,带动作用显著。
散会后,杨雪明对记者谈起了自己的打算,“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全村上下一条心的凝聚力。”在杨雪明看来,村民走进田间是农民,走进产业园区是新型职业农民,土地入股年底分红是股民,作为小郭村致富路上的领头人,他打算建设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为主导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形成休闲旅游、农耕文化、农家乐、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国家级“乡村旅游带头人”、省级“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市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个人”……多年来,杨雪明在基层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面对荣誉,他说,“农村的工作是件良心活儿,为老百姓办事更是件良心活儿,我是一名基层干部,我的使命就是让小郭村越来越美,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记者 刘 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