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翼城县里砦镇里砦村村民、党员吴海令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希望能为群众做点什么,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胸前的党徽,这种责任感是与日俱增的。”
翼城县王庄乡上石村“第一书记”钱光明在新落成的党群活动中心说:“上石村是曾经的软弱涣散村,村干部甚至忘了自己的根本,‘病根’是思想上出了问题,现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刮骨疗毒’,从‘根’上解决问题。”
……
党员面貌焕然一新,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儿足,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直线提升……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翼城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从机关单位到基层一线,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深刻领悟“初心”,把“使命”扛在肩上。
让每一位党员有位有为
吴海令是里砦村出了名的热心肠。“我是一名老党员。党员是啥?就是要想在老百姓前头,干在老百姓心上。”两年前,翼城县推广党员分类管理,里砦镇是最早推行党员分类管理的乡镇之一。
“当时这项政策就是为了让党员有位有为,在里砦村,我们更是探索出了党员团队化服务。”里砦镇党委书记宋海英介绍说,“如今,党员分类管理更能助推我们正在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里砦村把党员分为讲习组、产业组、治理组、乡风组、文艺组、关爱组、流动组、市场组8个小组,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同时,通过“关爱式”帮扶、“责任式”考核、“定岗式”引导、“服务式”跟踪,对老弱行动不便党员、在村有职党员、在村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等进行服务,打造了一支团队化服务队伍。
“每一名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小组,我有耐心,也喜欢跟人交流,就去了讲习组。”吴海令的职责就是宣传党的政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不定期去行动不便的党员家中和他们讲一讲、说一说,让他们在思想上不掉队。”
在里砦村,和吴海令一样,许多党员在服务群众中找到了荣誉感、责任感。今年53岁的“小巷总理”吴康生就是其中之一。
“小巷总理”模式是以小组或片推荐为基础,经党支部、村委会初审,由村民代表大会推荐确定人选,围绕民生事项服务、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治安群防群治、特殊人群关怀、政策法律宣传、重大事件报告和其他交办事项等8项职责开展工作,对本巷事务实行“一揽子提”。
“老百姓家里有啥事情,第一时间就想到来找我,作为一名党员,能被群众信任就是最大的荣幸。”吴康生说,自从“小巷总理”模式推行以来,里砦村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
这只是翼城县党员分类管理的缩影。翼城县把党员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困难党员、流动党员”四种类型,让在职党员有“为”、让无职党员有“责”、让困难党员有“助”、让流动党员有“家”,有效激发了农村党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软弱涣散到先进示范
丢了初心就会失去民心,曾经的上石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上石村有很多企业,以前人人羡慕,因为有企业就有经济,老百姓手里有钱,日子过得很滋润。在来上石村之前,我印象中的上石村应该一片繁荣祥和。但路边废弃的房子,年久失修的党群活动中心,老百姓的怨声载道彻底颠覆了我对上石村的印象。”钱光明说,“党员干部最怕有‘私心’,曾经上石村的‘两委’班子就是因为‘私心’太重才使这个村子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钱光明想办法拆除了路边违章建筑。“要从党员干部的‘旧房子’拆起,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是榜样、是标杆,他们的思想认识出了问题,老百姓也会跟着‘跑偏’。”这种从党员干部先“治”起的办法,钱光明称之为“刨树根”,是从根上解决问题。
曾经的上石村党群活动中心大门锈迹斑斑,办公室变成了存放物件的“仓库”,基本不能发挥作用。钱光明带领党员干部把旧的党群活动中心进行翻新,按照“一院六室九配套”的要求,规划出了党群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干部值班室、便民服务室、谈心谈话室、文化活动室、档案室等,让党群活动中心真正成为连接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窗口。
在档案室,记者看到墙上满满当当挂着一排奖状、奖章。“发现问题了没有?这些荣誉称号都是2010年以前的,村子也就是从那以后出了问题,曾经失了的民心我们要一点点找回来,党员干部要找回‘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上石村已经从原先的软弱涣散村变成了整顿转型典型村。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八个方面专项整治任务之一。翼城县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和重点措施,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主题教育的落脚点,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狠抓问题整改,从根本上扭转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状况,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他们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六抓”,确保整顿工作落到实处。抓领导,在提高站位上再对标;抓阵地,在建强堡垒上再提升;抓制度,在强化管理上再跟进;抓发展,在增强实力上再发力;抓服务,在凝聚人心上再拓展;抓保障,在补齐短板上再投入。
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的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容不得丝毫马虎。”翼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延青说:“结合这次主题教育,我们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围绕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对‘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进行整治,深入开展‘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翼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联合说:“下一步,我们将扩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范围,加大联合执法行动强度,加强食品安全初检力度,营造良好的食品消费环境。”
无独有偶,翼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在加强主题教育学习的同时,推进“三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该局不断加大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力度,培训内容涉及西式面点师、农艺师、起重装卸机械、工艺编结工、保健按摩5个工种。同时,有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并配合开展就业援助活动,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就业。
翼城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不仅把“规定动作”——让人民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技术落到实处,还结合自身实际,自我施压,创造性地完成了五项“自选动作”,让老百姓在短期内获得看得见的好处,满意度更上一层楼。
……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翼城县紧盯让广大群众增强幸福感这个工作目标,全县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强作风、勤务实,在困难面前全力以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把党的好传统、干部好形象树在了群众家门口、立在了百姓心坎上。
记者 安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