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好客、热情、环境优美。”初次来到临汾,杨凌心里对临汾满是赞美,“咱们临汾是‘尧都’嘛,昨晚抽空去了趟华门,能感受到它的古都魅力。再看看我们的驻地(天鹅酒店)旁的公园,环境很不错,最重要的是这几天以来,临汾人民的好客与热情,让人难忘。”
“砰!砰!砰……”5月25日,市区滨河东路的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射击飞碟靶场上,二青会射击项目预赛(飞碟项目)正在火热进行。
站在D区靶场旁,杨凌的目光紧锁赛场上来自北京市射击运动技术学校的运动员。“我们学校的18名运动员参加了二青会射击飞碟比赛的5个项比赛,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脱下冠军运动员服装,杨凌依旧“驰骋”在射击的赛场上。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杨凌荣获10米移动靶项目的冠军并创奥运会纪录;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杨凌在该项目上蝉联冠军;现如今,褪去“奥运冠军”的颜色,杨凌担任起北京市射击运动技术学校校长,在射击运动中续写辉煌。
“‘哇!’昨天一大早,我就过来了,刚进大门,就由衷地发出了感叹,这里是全国我见过的最好、最漂亮的飞碟靶场。”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飞碟靶场令杨凌印象深刻,“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整体结构与环境,临汾的这个靶场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完全有能力承办全国性的射击飞碟赛事。”
动作、状态、成绩,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这三个方面,杨凌颇为关注,“练习射击对孩子们大有益处,能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射击教练只是传授技术动作,但如果想打出好成绩,除了长期训练,还需要选手自己认真去思考,去感知。在赛场上,好的状态必须要心静,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准确判断。”
杨凌说,比赛是对平时训练的检验,比赛结果也是日常训练的总结。作为前辈,杨凌向众多参赛运动员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14岁开始摸枪,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但我有颗能吃苦、敢挑战的心。在现在这个好时代,运动员更要有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的精神。希望参加二青会的运动员能在比赛中汲取经验,尽快成长为各省的中流砥柱。也希望在本届青年运动会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苗子,能继续保持积极、刻苦的训练心态,冲刺国家队,代表新一届的国家队出征奥运会。”
记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