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全) 今年以来,霍州市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以巩固提升为重点,着重关注收入刚超脱贫线的脱贫户、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非贫困户,重点对贫困户脱贫摘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持续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霍州市辛置镇下马洼村勤劳脱贫模范户梁国华,因患有眼疾,被鉴定为4级残疾,他的妻子因为腿脚不便,也被鉴定为3级残疾。多年来,这个家庭因为残疾原因,夫妻二人没有一技之长,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还要供儿子上大学,所以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下。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梁国华一家慢慢树立起了战胜贫困的信心,一边在政府扶持帮助下,搞起了农业种植,一边在亲友的帮助下,自学技术,加工售卖霍州特色小吃碗托子。梁国华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就业,有了稳定工作。去年,梁国华一家年收入超过3万元,初步摆脱了贫困。
日子越过越好,但梁国华夫妻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日常生活虽基本满足,但如果遇到一些其他困难,很有可能再度返贫。“我们需要考虑梁国华夫妇的身体因素会不会让这个家庭再度返贫,所以这家人已经实现了脱贫,但依然在我们的责任监管之下,需要持续巩固目前的扶贫成果,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霍州市辛置镇下马洼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人员说。
巩固扶贫成果,让贫困户不再返贫!这是霍州市本年度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署。“我们会定期走访梁国华家,看看他们家最近的一些情况,聊聊家常,摸摸情况,鼓励他们一家继续扩大碗托小吃规模,要确保银行卡里有存款,看病吃药有钱花,进城逛街买得起衣服。”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人员说,扶贫先扶志,日子过得下去和日子过得幸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况,摆脱贫困,就是要幸福生活,不能满足于刚刚摆脱贫困,而是要转变观念,通过自力更生,进一步把日子过好,彻底做到不会再返贫。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和动员下,梁国华一家已经确定明年进一步扩大碗托小吃的销售规模,梁国华腿脚残疾的妻子,也想要学一门手艺,找一份兼职,充实家里的收入。
据了解,霍州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动态精准管理,按照“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原则,完善监测机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进一步提高识别和退出精准度。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勤劳脱贫模范户”示范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力更生,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压实帮扶责任,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切实抓好“全面回头看、精准定措施”及“逐村逐户征求意见、逐人逐项精准措施”,推动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