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临汾正在进行时.......

2019-04-16 09:31: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城三区”出新规 扬尘治理再加力

市住建局约谈市区二十七个建筑施工项目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庚) 4月12日下午,市住建局召开市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集体约谈暨教育警示大会,对市区存在问题的27个建筑施工项目参建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尧都区住建局、临汾开发区规划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2019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市大气办先后三次对市区27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各类扬尘治理问题进行了通报,其中建筑工地20个,拆迁工地4个,其他类别3个。会上,市住建局对这27个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教育,其中被市大气办两次通报的迎春南街道路改造项目和泰和广场项目代表分别作了深刻的检查,并表态承诺:会后将采取措施,迅速整改,保证在以后施工过程中坚决贯彻落实6个100%要求,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

  会议还邀请市环保局网格监管中心负责人就近期产生环境污染的PM10进行重点分析介绍,并对建筑工地PM10排放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要求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扬尘问题的处罚力度,采取严查重罚的执法手段,减少建筑工地PM10排放量。

  最后,市住建局负责人对铝锅巷拆迁项目的扬尘治理问题进行重点通报并强调,目前我市环保形势严峻,各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对标一流,正视突出问题,拿出可行措施,做好扬尘治理,采取一切措施严格控制建筑工地PM10的排放量,为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变好贡献力量。

  会上,与会人员还共同学习了新出台的“一城三区”三项扬尘治理标准。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规范和创建标准化建筑施工工地,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建筑施工工地实际情况,市住建局制定出台了临汾市“一城三区”房屋建筑、市政道路、房屋拆除施工工地等三项扬尘治理标准。通过解读学习,各项目单位对施工扬尘治理工作的任务和重大意义都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与领会。下一步,市住建局将严格按照标准,进一步加大对“一城三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管和指导力度,为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积极贡献。


网内外的“黑蓝”变奏

图为闽光焦化全封闭煤焦发运站台外景。记者 安月琦

脱硫脱硝项目旁边,公司规划培育的植物群落。 图片由闽光提供

  网内“一片黑”,网外“一片蓝”。这是曲沃县闽光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闽光焦化)全封闭煤焦发运站台的真实写照。作为山西省首家对站台进行全封闭处理的焦化企业,封闭站台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4月11日,记者来到闽光焦化一探究竟。

  站在站台外远远望去,一个巨大的蓝色网架呈拱桥状将煤焦发运站台整体罩在内部,蓝天、绿树、蓝色的网架结构建筑……厂区环境既洁净又养眼;走进站台内,堆放有序的煤焦又令记者眼前瞬间“一片黑”。

  据闽光焦化经营部副部长、储运站站长赖继秋介绍,这座蓝色网壳结构建筑长度近600米,跨度65米,占地34180平方米,投资高达5000多万元,已于2018年11月投入使用。

  “这个封闭站台可以有效控制焦炭储存和洗精煤卸车全程的粉尘排放,对减少粉尘排放贡献巨大。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今天这样干净、靓丽的厂区,离不开这个站台全封闭工程。”

  采访间隙,在厂区内不间断作业的洒水车已经来回转了两圈。在闽光焦化,几乎看不到煤焦粉尘的踪影。“以前我们处理煤焦粉尘的办法就是靠装卸车前后的喷洒作业。一年前,发运站的环境可不能和现在比,那个时候难免会有煤焦粉尘,尤其在装卸作业过程中更为明显,地面始终看上去不洁净。”回忆起一年前的场景,赖继秋感慨万千:“现在有了封闭站台,等于多了一道非常安全可靠的环保屏障。我们天天工作、生活在这里,工作环境的改善最受我们一线工人的欢迎!”

  在闽光焦化的厂区内,随处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绿色。尽管公司近几年的厂区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赖继秋却觉得这样的变化是在意料之中的:“从2017年开始,厂区已经花了1.5亿元的投资在环保上。更重要的是,公司管理者让环保理念深入到了每一个员工的内心。”

  赖继秋是福建人,在曲沃工作、生活已有17年之久,作为“临汾女婿”的他坦言,临汾的环保压力是层层传导的,这就对工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认真转转我们的厂区,你就不知道我们厂区有多美。我们公司要做的不仅仅是环保达标,下一步还要打造3A级工业旅游景区。”赖继秋无不自豪地说:“在‘旅游景区’工作,你说我们员工生活的幸福指数能不越来越高嘛!”

  记者 安月琦


向破坏环境者说不!

  有这样一个视频,让人看了很不舒服。高铁上,一位老者将瓜子皮随地乱扔,清洁人员劝说了几句,这位老先生怒了,站起身来,将手里、小桌上的瓜子全部撒了出去,甚至将清洁工扫到一起的垃圾用脚四处踢开,嘴里还骂骂咧咧……对这样的变态举动,满车厢竟没人制止,任由他随意撒泼。

  也有这样的视频,感觉很是解气。一位清洁工正在路边清扫着,旁边停着的车里忽然有人打开车窗,将易拉罐、香蕉皮之类的垃圾扔在清理干净的路面上,这时,旁边飞快地跑过来一个人,夺过清洁工手里的清洁工具,将垃圾又倒回车里……这样的画面,虽然有些粗鲁,但充满正能量。

  如果说,随手扔垃圾的行为,是影响了我们的环境卫生和心情,而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则影响了我们的生存质量和健康。这样的镜头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混杂有树叶、纸片、塑料袋的垃圾堆被点燃,熊熊火苗之上,浓烟滚滚,并散发出刺鼻的味道;农田里、道路边,大面积或成堆的秸秆被火苗吞噬,并随风蔓延,烤焦了树木,甚至酿成火灾;某企业的大烟囱,白天白烟袅袅,超低排放,夜晚则乌烟滚滚,偷排有害气体。在这些行为面前,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抱怨或熟视无睹。

  生活中,类似以上破坏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和行为极端的人,当然是极少数,但正所谓一个老鼠坏了一锅菜,这样的极少数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而大多数老好人的听之任之,惯坏了这些人的脾气,助长了歪风邪气,使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随意变坏。前面提到的那位向乱丢垃圾行为作斗争的勇敢的环境卫士,虽然冒有很大风险,但却给破坏环境者以有力还击,制止了不良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我们为这样的勇士点赞。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有一个家园,呼吸同样的空气,饮用同样的水源,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的家园,所以,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也要敢于对破坏环境者说不,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保护环境,不能只依靠执法部门,要全民行动,群防群治,强化监督,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对破坏环境者人人喊打的局面。反过来说,那些破坏环境的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及其亲属也同样会尝到破坏环境的恶果,正所谓,损人不利己,又何必呢?(高秀云)


整改力度不够 问题仍旧存在

——回访市区多工地扬尘治理情况

  3月26日,本刊刊发《苫盖不严 垃圾为患》一文,对市区迎春街南延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周家庄老南外环路环境整治项目周边,以及滨河西路学府熙苑小区周边区域存在的扬尘问题进行曝光。记者在首次探访中发现,这些建设工地普遍存在绿网密度过稀、苫盖不到位、建筑垃圾没能及时清理等问题;在城乡接合部和新修建而成的小区周边,大多存有公共用地没能及时实施绿化或者透水铺装、覆盖,土地裸露的现象。

  如今,20多天过去了,对于之前曝光的问题,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是否逐一对照、认真整改,将扬尘治理责任落到实处。4月12日,记者再次深入实地,对这些区域进行二次跟踪报道。

  迎春街南延拓宽改造工程项目

  工地围挡开工 记者未能进入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迎春街南延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北口,表明来意后,该项目工作人员不让进入。通过大门的缝隙记者看到,该项目正在开工进行作业。

  再次来到位于青年路的此项目南口,这里已对项目工地进行围挡,无法进入。从围挡外围看去,一片已完成拆迁的开阔地上,大面积苫盖有抑尘绿网。

周家庄老南外环路环境整治项目东口的道路上洒满煤粉。

老南外环路环境整治项目现场,建筑垃圾此起彼伏,绿网苫盖不达标。

  周家庄老南外环路环境整治项目周边

  路段“身世”复杂 住户苦不堪言

  再次来到市区脸谱桥东周家庄老南外环路环境整治项目现场,这里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状态,没有丝毫改变。裸露在外的黄土和建筑垃圾此起彼伏,苫盖的绿网密度、质量均未达标。

  回访当日正值雨天,在该项目东口一条未经硬化、洒满煤粉的道路上,煤粉已然活成了煤泥,站在路北口放眼向南望去,杂草丛生、垃圾为患、污染严重。路过于此的周家庄居民表示,这条道路的扬尘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但由于这条路身处周家庄和孟家庄的临界点,“身世”复杂。身处其中的兰庭名苑小区建成后,为方便业主出行,在前两年硬化出来一条通往小区的道路;佳合苹果小区建成后,也自行硬化了一条通往小区的路。经多方询问,附近住户都苦于出行的不便,但也实在不知这条路到底归哪儿管。

  没想到这条横穿脸谱桥和南外环的道路竟这般错综复杂、无人问津,任由其杂草丛生、垃圾成堆。

  让人些许欣慰的是,通过此前的报道,佳合苹果小区门前两处露天经营水泥、沙子的商贩已经对易产生扬尘的水泥、沙子等粉状物料用绿网进行了苫盖,但对标评判的话,苫盖密度和质量并未达标。

横穿脸谱桥和南外环的这条无名路杂草丛生、垃圾为患、污染严重。

  滨河西路学府熙苑小区周边区域

  整改力度不大 效果差强人意

  回访滨河西路学府熙苑小区周边的几处建筑工地,看到的整改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当日上午11时,在规划三路的东口,之前记者拍摄的建筑垃圾已经清理,但路口处又新添了大量刚刚拆除的建筑垃圾,并未及时清理掉。路口的垃圾池内也堆满垃圾,散发着刺鼻的臭味。此垃圾池的位置紧邻滨河西路,与宽敞整洁的道路显得格格不入。

  在学府熙苑小区门前的路西侧,之前提及有地皮裸露在外的问题已经进行了绿网苫盖,但在现场看到,无论是苫盖的密度还是质量都差强人意;路的东侧与工地相邻的一大块未经硬化的土地上,一些车辆停放于此,并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采访手记:

  保护环境为了什么?

  为了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碧、空气更清新,为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好。然而,依然有些项目工地和责任单位存在整改落实不力、前后变化不大、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等问题。正所谓环境就是民生,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对扬尘治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对辖区范围内存在的问题逐一对照、认真整改。同时,全社会民众也应广泛参与到扬尘治理工作中,只有全民从意识上重视,在行为上作为,我们的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有效改善。

  记者 卢婷 文/图


烧烤生意火起来 油烟呛鼻惹人烦

  4月13日晚9时许,记者途经市区福利巷时看到,很多饭店将摊位摆放在门前的人行道上,途经至此的行人只能走上马路绕道而行。不仅如此,很多饭店的油烟从店门前的地下出口排出,刺鼻的油烟味呛得过往行人咳嗽不止。

  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夜间排档、烧烤等餐饮业店铺和流动摊再度火热起来,占道经营、油烟扰民、油渍满地等问题让不少市民苦不堪言。

  “天气稍一暖和起来,我们家晚上就不敢再开窗户,要不满屋子的油烟味,特别呛人。更为苦恼的还有噪声的影响,晚上猜拳、喝酒的人声音吵得人整晚睡不好。”家住福利巷的市民李女士怨声载道。呛人的油烟、嘈杂的环境,让周边的居民不堪其扰,也影响了该路段的道路交通。李女士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切实履行起责任,还周边居民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记者 卢婷


市生态环境局翼城分局

手擎利剑敢作为

  4月1日,市生态环境局翼城分局挂牌后第一天,新任分局局长李维跃牢记重托、践行承诺,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市局任前廉政谈话会议精神,就如何抓好改革后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

  履好新职重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职责、新岗位,要树立担当意识,增强担当精神,敢于负责、敢于作为;要有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对工作要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精神,铸就新的业绩。

  手擎利剑要作为。要履行好《环保法》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守好法、用好权,剑刃向内查找问题、补短板,剑指环境违法不手软,刮骨疗毒除顽疾,面对环境违法行为,要铁腕执法敢亮剑、铁面无私敢动真、敢碰硬;转作风,强化一线执法,善于发现问题,会发现问题,能发现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切的要切,该整的要整,发现一批,查处一批,全面整改一批;加强学习,把握方向,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思想,用新知识新理论指导工作;加强工作纪律,破除随遇而安、慵懒散漫的思想,把“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

  服务企业开良方。面对企业环境问题,要学会望闻问切、把脉问药,为企业开良方,指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为企业服好务。(张倩 张艳珍)


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

打造铁军勇担当

  4月1日,市生态环境局霍州分局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环保机构改革后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任分局局长王建华面对新的机制、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新的起点提出新的要求。

  坚持双重领导,树好霍州形象。认真完成好霍州的生态环境治理攻坚任务,坚决执行好各项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为树好霍州形象,打造临汾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奋发务实创新,主动担当作为。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要求,以生态治理攻坚新“八大工程”为抓手,迎难而上,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

  团结班子队伍,打造环保铁军。始终坚持“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创造一流业绩”,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局党组的集体智慧,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对标一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作风优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连续作战、不畏艰难的环保铁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