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环保底线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2019-04-09 09:59: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环保底线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封闭煤场探访

“花园式”的山西兆光发电有限公司

封闭煤场外景

  “有人说,企业发展,环保是负担,但我们认为,为了追求利益而丧失环保法制意识,这样追求来的利益也是短期的利益,不会有什么大发展。环保不是负担,而是企业的生命;环保底线不是企业的捆绑线,而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3月29日,当记者走访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煤场时,该公司的副总工程师王建平这样说道。

  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霍州市城区南部,紧挨霍侯一级公路,几年前,在该公司尚未开展煤场封闭改造项目时,煤场的二次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露天储煤场煤尘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下大力气消灭这个难题,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封闭煤场。”王建平说,2017年,他们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正式启动了煤场封闭改造项目,如今,两座标准化的封闭煤场和一处用于卸煤的封闭煤沟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曾经被二次扬尘影响的公司大院也变得环境优美了。

  在该公司北煤场出口处,记者看到,一辆装满煤炭的运输车缓缓从煤场驶出,在经过一段装有十几根铁轨的抖煤台时,运输车上下颠簸,从封闭车厢的帆布上抖落下了一些煤灰,待车辆离去进入清洗区后,一位工作人员手持工具将这些煤灰清理干净,又等着第二辆车从这里通过。“我们的运输车全部安装有全封闭帆布,这样可以确保煤炭不会掉落在外面,设置这样的‘抖煤台’,车辆出煤场时就会先抖动几下,煤尘自然就掉下来了,不会影响厂区以外的公路。”王建平说,这个“抖煤台”既是环保需要,也是公司勤俭节约的要求。

  走进煤场,记者看到煤场中堆满了煤炭,一辆运输车正在装载作业,还是有一定的扬尘,但因为煤场封闭,这些煤尘只能在煤场内部活动。“我们有两个煤场,北煤场能储煤30万吨,南煤场能储煤16万吨,装卸煤炭的封闭煤沟与煤场实现了互通,连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煤炭运输作业,都确保在这样的一个封闭环境中进行,不但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还成为我们公司节约资源的帮手。”王建平现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年公司用煤400万吨左右,煤尘挥发理论上就有10000多吨。在以前,这是一笔很大的浪费,而现在煤尘“跑不了”了,只能留在煤场中,间接增加了10000多吨的煤炭储备,每年可减少500万元左右的支出。

  煤场封闭改造项目的落实,让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环保、效益的双丰收,还对该公司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实现了改善。“以前煤场没有封闭时,我们最怕下雨天,因为只要一下雨,煤场里的煤就成了煤泥,我们穿的雨鞋踩在煤泥里根本不管用,雨天干活,回家后得洗一个小时的澡才可以把煤泥洗下来,这样的工作环境实在让人受不了。”工作人员滑魁说,煤场封闭后就没有这些顾虑了,不管外面下雨、下雪,煤场里的煤永远是干的,对一线员工的皮肤也不会造成影响,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封闭煤场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爱护。

  6000余万元的投入,两座封闭煤场和一处封闭煤沟;10000多吨“跑不了”的煤尘,每年间接减少的500万元支出。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煤场封闭改造项目的落实,实现了环保治理的要求,也达到了企业发展的目的。“为什么要说环保底线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因为我们深知,整个环境治理体系中,企业是最重要的一环,企业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当前生态环境整治的风口浪尖上,企业守住了环保底线,也就守住了发展的生命线,如果没有环保理念,就会失去整个社会的信任,谈何发展?”王建平说,通过煤场封闭改造项目的落实,让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中,承担起了企业的责任,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记者 杨全 潘华玲 文/图


我们可做的其实很多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家家户户都有准备纸扎、贡品等物品前往扫墓,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有意识的准备鲜花等较为文明、健康、低碳的祭祀方式来寄托哀思、悼念故人。

  市民小玉向笔者讲述道,每年清明节给奶奶上坟时,父辈的四个家庭都会各自准备冥币纸钱,这两年虽都有再准备鲜花,但冥币纸钱依旧是家家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今年上坟时,小玉又向全家提议用绿色的方式寄托哀思,不要再焚烧纸钱污染环境时,父辈中仍有人觉得不妥,并直言,“环境质量,不差你奶奶这一点儿。”就是一句“不差这一点儿。”让小玉听得很是刺耳,如若家家都抱着不差这一点儿的心态,那我们环境质量何时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事关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一座城市的形象,倘若想做好这件事,就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市民的身体力行。

  我们可以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做绿色使者,爱护一草一木,参与植树种绿;减少开车次数,采用健康步行、环保骑行、公交出行的绿色出行方式;合理消费、适度消费,选购环保节能产品,提倡自带购物袋,拒绝白色垃圾……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节约用电,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多走楼梯少乘电梯;节约用纸,推广无纸化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随手关闭水龙头,循环利用水资源。

  我们也可以热心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宣传生态环保;关心环保事业,积极建言献策等等。

  您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日常的小事,只要人人都能付诸行动,把这些“小事”做好,那么对于环保这件“大事”的贡献就是不容小觑的。

  作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也同时是环境保护的受益者,我们倡议:提高自身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和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生活的高度自觉,大家才能幸福共享。(卢婷


靳阳阳:举全市之力治理母亲河

  在今年的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中,政协委员靳阳阳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河长制工作的提案》。日前,记者就我市水环境治理采访了靳阳阳。

  靳阳阳开门见山,他说:“我建议继续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发挥各方合力,通过建立‘河长+河长助理+河警长+巡河员’体系,让河长更加有名有实,让一方水土滋育一方人民。”

  发展离不开创新,靳阳阳从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和监督保障方面提出了设想。他建议在已经形成的“河长+巡河员”模式上,构建“河长+河长助理+河警长+巡河员”新模式,设置河长助理及河警长,加强河流管理保护力量。制度上确立对水环境重大事项的快速反应、河长述职、挂牌督办,研究设立举报奖励和总河长专报制度,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督检查,随机开展河长制工作督查,对履职不力的河长和巡河员问责。填补当前空白,启动市对县、县对乡、镇的河长考核评价工作。同时,统筹考虑河长制工作机构和经费保障,确保河长制有效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在实施治理建设项目的同时,加大生态补水力度。利用引沁入汾和禹门口东扩工程向汾河补水,可以有效增强河流自净能力。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和岩溶大泉保护工程。抓住国家将山西纳入全国地下水超采治理范围的机遇,重点实施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加强龙子祠泉水源地保护,继续对泉域重点保护区内的煤矿采取禁采措施。”靳阳阳说。

  对于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靳阳阳提出,要在汾河流域重点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工作,实现污水资源化。靳阳阳告诉记者:“持续开展‘清河’专项行动和‘清四乱’专项整治,加强河道采砂管理,集中解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全面开展部门执法联动,坚决打击破坏水资源、危害水生态、影响水安全的水环境违法行为。”

  他建议,加大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力度,重点实施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加大再生水回用,取缔汾河干流沿岸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项目,做到人清、设备清、垃圾清、土地清,彻底根除汾河污染隐患。在广大农村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山区大力实施清洁小流域建设,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靳阳阳还建议,及时做好汾河支流划界确权工作,依法划定河流保护范围,以便更好进行各支流源头水源涵养林建设、干流两侧的护岸林带建设,提升涵养水源能力。“汾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他说:“今年是汾河水污染防治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把确保‘汾河退出劣Ⅴ类’作为当前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举全市之力把母亲河治理好。”

  记者 郑红卫 文/图


  编者按

  3月下旬,本网生态环境治理攻坚采访团一行深入洪洞、霍州,入企业、进工地、话转型。无论是传统焦化行业的进化革新,还是建筑施工工地的绿色环绕,抑或依托高新科技产业的引擎转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正成为全市上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意识和主动选择。


走马霍州建设工地

在霍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地,为有效抑制扬尘,施工方改装设计了可移动的雾炮车。

  3月29日,本报记者走进霍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地现场,对照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这“六个百分之百”的要求,进行实地查看。

  霍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位于霍州市城区东侧,是霍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因该项目紧挨中心城区,且与霍州东高速口相邻,地理位置特殊,故此次走访选择了这里。

  当天下午,记者走进该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发现该项目尚未复工,工地裸露的土地上全部进行了覆盖,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维护车辆清洗设备。“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复工,材料没有进场,所以没有堆料场,而且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主体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也只有水泥和钢筋。”该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他们一直在为复工做准备,除了维护车辆清洗设备外,还筹划增添新的覆盖网,将破旧的替换下来。

  在该项目建设工地,记者还注意到一台被安置在机动车上的雾炮车。“这台雾炮车是我们改装的,因为复工之后,我们需要有效控制灰尘,而现有的雾炮车不能移动,所以就通过改装,把设备安置在机动车上,这样一来,随着工程的推进,我们可以随时移动雾炮车,将扬尘有效控制住。”该项目负责人说道。

  记者 杨全 潘华玲 文/图


感受格兰云天的担当

格兰云天工地常态化实施喷淋降尘作业

  工地出入口搭载自动感应式车辆冲洗系统,智能识别一触即发。

  在位于洪洞县恒富东大街南侧的格兰云天住宅小区(一期)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一辆小车刚进入冲洗感应区,地下埋设的喷淋冲洗设备旋即被唤醒激活,几十股高压水柱萦绕着朦胧的雾气同步腾跃喷涌而出,车身车底顿时“焕然一新”。

  “但凡有运输施工车辆从这里经过,都会触发自动识别装置,然后就会启动时长几十秒到2至3分钟不等的车身车底喷淋冲洗流程。”该项目部负责人潘中艇为记者现场演示了这套冲洗设备的全过程。

  虽然工地尚未复工,但是此间的抑尘除尘作业却一刻也没停歇。施工现场的每台塔吊都装配有喷淋设施,360度可旋转百分百全覆盖整个工地;开阔笔直、整洁美观的施工道路全部实施水泥硬化,与办公生活区无缝衔接;两台可移动式小型雾炮车随时待命精准“制导”,现场作业实现了施工抑尘两不误……

  潘中艇告诉记者,项目部把现场的文明施工、扬尘治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成立扬尘治理领导小组和层层签订责任书之外,还设置了由10人组成的专门环保小组,负责施工道路洒水、裸露土覆盖、垃圾清理、现场保洁、日常巡查检查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格兰云天项目在严格落实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的“六个百分之百”标准之余,还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在生活区的空地上种植花草绿植,美化环境,增加空气湿度的同时,降低了空气颗粒漂浮物的四处飘散。

  记者 王小庚 李卫红 荀丹薇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