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抓住‘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这一有利契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思想觉醒开启临汾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新征程。”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小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市交通运输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市“两会”精神,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随着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良好的交通基础建设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等事业的有力保障。2018年,我市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28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18934公里,全省排位第一。其中,公路密度达到93.3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新增通客车建制村69个,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51%。全市10个贫困县具备通车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99.05%。这些新改建的农村公路,对地方经济发展、民生出行、旅游项目推进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的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百里汾河、百里黄河、百里太岳‘三个百里’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拓展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也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交通运输进一步强化支撑作用,积极当好先行。”冯小宁表示,面对新的挑战,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当前交通运输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更要抓住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加快交通运输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从“通不通”向“畅不畅”转变,从“粗放型传统式”向“集约型现代化”的转变,从“大”向“强”转变,在抢抓机遇中占领先机、乘势而上,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奋力先行,在规范管理中优化服务、展示形象,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助推发展,在文明建设中提升素质、凝心聚力,全力推动新时代交通运输事业实现新一轮大发展。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今年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建设2500公里的‘四好农村路’确定为我市为民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全面落实这件实事,将提升我市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将更好地适应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着力从‘会战式’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冯小宁介绍说,今年,市交通运输局要在保证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中的2500公里的基础上,再力争超额完成1238公里,达到3738公里,其中包括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131公里、窄路基路面改造181公里、建制村“畅返不畅”整治工程1835公里、养护提质改造工程1515公里、其他农村公路76公里。
“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改革创新当好开路先锋,奋发有为建设交通强市。”冯小宁说,今年,我市交通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中,隰县至吉县高速公路、黎城至古县高速公路要开工建设,洪大、古翼、安沁3条高速公路要继续加快推动,霍永高速东段蒲县连接线、霍永高速西段刘家山互通项目,长临高速古县连接线、安泽连接线、临汾民航机场连接线、东贾互通项目等要建成通车。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将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继续推广发展城际公交的经验做法,在经济联系紧密和群众往来频繁的相邻县城之间开通城际公交,力争襄汾—临汾城区城市公交尽早开通。
“我认为,改革创新是一份担当,更是一份责任,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也许会遇到新的挑战,更应当抓住新的机会,不断探索交通运输事业的规划与发展,了解百姓的需求,更加贴近民生。”冯小宁说,在最近的一次调研活动中,市交通运输局根据百姓的实际需求,会同相关专家,针对市区中大街路面较窄,现有大型公交车通行不便的实际,研究探索开通小型巴士的方案,希望这项工作的落实,能够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
记者 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