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春节,临汾值班医生的别样风采

2019-02-11 08:52: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简单吃过早饭后,家住市区平阳广场的市第五人民医院三病区主任王艳芳,快步走出家门,搭乘4路公交车赶往单位。在她记忆中,这应该是第四次在医院值班室过大年了。“其实也没啥,这是由医护行业的工作特性决定的。”看得出,王艳芳对于值班过年早已习以为常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相较于总量庞大的医师群体,精神科医师却相对稀缺,总数只有27733人。2003年初,毕业于大同医专临床专业的王艳芳走进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入职的王艳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时常一个人去病区查房。虽然也有好心前辈善意提醒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过,她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潜在的风险。直到有一次,在与一名有严重被害妄想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次接触中,王艳芳冷不防被患者一把抓住头发并用力拽掉,委屈疼痛的泪水顿时流了出来。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事情在精神病医院不胜枚举。可以说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突然袭击”。置身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王艳芳渐渐懂得,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如何更有效地与患者接触沟通,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康复治疗。总结起来,也就是在与病人接触中,精神科医生要始终恪守“共情、理解、接纳”六字原则。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也许无法像内外科医生那样把一个个垂危之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我们拯救的是他们的灵魂,给予他们的是活下去的动力,教给他们的是正确的认知。”曾经接诊的患者中,一位女性患者让王艳芳印象尤为深刻。该患者自离异后就出现精神症状,不与任何人沟通交流,情绪低落,是典型的抑郁症。病情最严重时,她不吃不喝。王艳芳记得,治疗最困难时,自己尝试最多的就是俯下身轻拍其肩膀为她打气:“你的孩子、你的父亲一直在等你,请你不要放弃自己。”

  一个月,两个月……经过历时半年的精心治疗,该患者顺利出院。现如今,病情稳定的她也已重新组建了家庭,过着幸福的生活。

  2016年大年初一,身为值班医生的王艳芳还邂逅过一次突发事件。当时病区一位患者突发肠梗阻,情况危急。王艳芳当即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电话那头家属的回复却让人抓狂:“我们过不去,你们处置吧。”王艳芳当即与行政值班的院长冯斌联系上,安排车将病人送往人民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之后她再次联系上患者家属报了平安,并满足了家属的心愿,把病人安全护送回翼城的家中。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镌刻于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一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短短十五个字的铭言超越时空,至今仍熠熠闪光。

  这三句箴言也时刻激励并鞭策着王艳芳——医者仁心,人文关怀应自始至终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医学真谛的表达。

  “疾病与健康一样如同生命的正反面,没有疾病也就无所谓健康。两者共同构成生命的整体。医本仁术,医学是所有技术领域内最高贵的艺术,医学的核心是人性,人性的表达为真、善、美。”王艳芳告诉记者,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始终把自己看成是患者的助手,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和生命潜力,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地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记者 王小庚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