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临汾:春节首日,随着镜头一起领略一线人风采

2019-02-05 10:47: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蹲守田间为高产

  1月26日,农历腊月廿一,72岁的襄汾县南贾镇南刘村村民郭高升仍然闲不下来,不是在农民培训班上授课,就是蹲在田间地头研究庄稼长势。

  “咱就是个地道的农民,搞科研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能吃上顿饱饭,没想到后来还做出了一点儿名堂。”郭高升做出的名堂可不是一点儿。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不仅是中国科协“百名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之一,还被聘为省农业专家委员会专家;他的玉米示范区最高亩产达1160公斤,被襄汾县政府评为“科技状元”;他拥有“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方法”和“一种红蜘蛛防治方法”两项国家专利……近50年来,郭高升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为提高粮食产量而奋斗。

  郭高升的家既是10口人的居住地,也是他成立的“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幻夜合作社”的办公地点。他把一间房子的客厅改成了会议室,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旁摆满了凳子;卧室改成了陈列室,陈列柜里整齐地码放着自己的科研成果……

  “玉米技术已经逐步推广开了,现在正在研究小麦的高产栽培,拿‘襄麦13号’来说,它与之前的品种相比,麦秆要短,排粒多,而且它的种子分解功能好,能减少农民的投入……”讲起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郭高升头头是道,从穗粒到种植,既是心血,也是骄傲。

  “今天是在家等着你,要不我就守在试验田里,照顾麦苗去了。”郭高升说现阶段小麦已经进入分蘖阶段,每天他都要去试验田里守上五六个钟头,观察小麦叶片的长度、宽度以及受冻情况,然后仔细记录在笔记本上,“通过‘侦察’叶片每天的变化,能知道土壤肥力。”

  快到年根了,郭高升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前两天刚从市里学习回来,明天就把学习经验写出来,后天给合作社的农民们讲一讲。”新的一年,郭高升的目标很明确,“玉米高产技术要继续推广下去,再努把力把小麦高产品种研究出来,让更多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走上致富路。”

  记者 刘静


“空中交警”真忙碌

  1月29日15点26分,EU6670机长向乔李机场塔台发出请求,请求推出飞机,塔台管制员乔洋向区调发出申请;

  15点27分,区调同意飞机推出的请求;

  15点28分,飞机成功推出;

  15点34分,乔洋通过检测仪器向机长提供实时风向、气温、 气压、能见度等信息,协助飞机滑出跑道;

  15点41分,乔洋用对讲机对机长进行提示,要求机长抓紧时间飞出跑道;

  15点45分,飞机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机长联系到下一个塔台,乔洋的工作才算短暂地告一段落。

  每天,乔洋都要严格执行类似的程序确保10余架飞机能够安全进出港,他就像是一个“空中交警”。“我们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一张空中线路图,飞机在什么位置、飞多高、飞哪条线路以及那条线路的路况,都要提前做预估。”当飞机刚消失在常人眼中时,乔洋依旧是能“看”得到它的。

  尽管工作流程不变,但天气状况瞬息万变的,塔台管制员“在岗一分钟,守岗60秒”,因为这每一秒关系着飞机上每一名乘客的安全。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乔洋基本没有节假日。工作3年,乔洋有两个除夕、一个正月初一都是与工作为伴。

  春节一天天临近,正月初一乔洋又将在塔台度过,他说已经习惯了。“特别是春节期间,一想到飞机上坐着的都是即将和家人团聚的人们,心里就热乎乎的。”乔洋说自己责任重大,要守护大家回家的路。

  记者 安月琦


爱岗奉献记心间

  1月31日上午8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护士孙波正在为患者整理被褥。看上去精神还不错的她,从1月30日晚上7点半到第二天早上8点,只眯瞪了3个小时。

  1月30日晚上,孙波在值夜班,这是一个手术日,孙波和她的团队面临着两台心脏支架手术,这样的手术孙波已经习以为常。“对于接受完手术的患者,我们晚上需要一个小时去检查一次,随时关注患者有没有什么异常,以确保患者能够健康恢复。”

  1月31日凌晨,孙波感觉到一阵寒意,在晚上巡视患者时,孙波下意识地提醒患者家属注意给患者做好保暖工作,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护士台。孙波说:“就是顺便提醒的事,能多给他们一点照顾和温暖也是职责所在。”

  由于作息时间不规律,孙波两周岁的孩子晚上都是和奶奶一起睡。“孩子现在不粘我,喜欢跟着他奶奶跑。”孙波说自己的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她尤其感激婆婆对家里大小事情的打理。“年前收拾家,都是老人在忙活,她说让我放心工作,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这句话,让孙波倍感安心。

  正月初一,孙波仍要在医院值夜班。“每年春节几乎都会有患者家属匿名给我们送一些花束装扮护士台,也会写一些小卡片,祝我们节日快乐。”孙波说,患者的理解让每一个春节期间的值班都变得更有意义了。

  记者 安月琦


守护平安高速路

  “京昆高速747公里+580米处发生车辆追尾事故,请立即出警。”1月31日,农历腊月廿六晚9时40分,山西高速交警四支队二大队接到了警情,事故民警张晶和同事们随即风驰电掣般驶向事发地点。

  夜晚的京昆高速路上,冷风夹杂着寒意阵阵袭来。“有没有人受伤?”到达事故现场后,张晶高声喊道,确定没有人员受伤后,张晶和同事们立即开始勘察现场、清理现场,直到23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回程。室外气温零下10度,上车后暖风一吹,张晶先打了个哆嗦,接着搓了搓手。

  “春节期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一定要注意车速、车距。”张晶今年31岁,在高速交警岗位上已经工作9年了。9年里,有8个春节都在岗位上度过。今年正月初一至初六他又要上岗值班,“上班这些年,我在单位吃的年夜饭比在家里多。”

  春节期间,除夕的零时至正月初六的24时,7座及7座以下的小型客车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免费通行,对高速交警来说,车流量的增加无疑加大了执勤工作量,“春节期间我们高速交警是‘人歇车不歇’,要24小时轮班开车在高速路上巡逻,通过警灯警示、扩音器喊话等措施,提醒驾驶人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注意行车安全。”

  腊月廿四张晶出差到了山东,腊月廿六19时才回到单位,21时55分又到了事故现场。张晶说,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疏导交通,确保高速公路畅通,是他肩上的责任,忙也是应该的。家里大扫除、备年货等与春节有关的事,全都落在了妻子的肩上。“其实我也想家,但比家更重要的是我的职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在最苦、最累的地方,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记者 刘静


市民满意咱幸福

  1月30日上午10点,市长热线考核班长吉婕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敲击着键盘,对已经生成的80余个通话记录工单进行质检。

  每天,吉婕都要对300多个电话一一检查,有问题要及时修正。市长热线高峰期的时候,她又要重新做回话务员,倾听市民诉求,帮助市民解决问题。

  2015年市长热线正式对外运营时,吉婕作为话务员就在这里工作了。从话务员到考核班长,吉婕感受最深的就是肩上责任的变化。

  吉婕清晰记得去年春节前夕,市民来电询问关于单双号限行的问题,问题记录完毕后,电话那头紧跟着传来一句“新年快乐啊,你们辛苦了”。吉婕听到后,只觉得一阵温暖。

  大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吉婕都要在市长热线平台值班,她说:“总要有人守在这个岗位上,帮市民解决问题,市民满意就是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记者 安月琦


大年初一我在岗

  1月30日,位于市区解放东路的美特好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始旺销。超市里悬挂着的红灯笼、中国结在歌曲《新年好》的旋律烘托下,显得愈发红火。

  “您好,请问有会员卡吗?”“需要袋子吗?”“现金支付还是手机支付?”……下午3时,3号收银台处排着长长的结账队伍,收银员梁文文从收钱、找钱到装袋,最快20秒就能完成。

  今年31岁的梁文文在收银台的岗位上已经工作4年了,每到年根,她总是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腊月廿三到大年三十是超市客流量的高峰期,每天忙的几乎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美特好超市春节期间不打烊,正月初一至初三的营业时间是早7时30分开店,闭店时间比平时早了30分钟,21时30分闭店。“今年的正月初一还是我在岗。”梁文文笑着说出这句话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暖,“去年正月初一我一大早就出门上班了,孩子醒来后给我发信息说,‘妈妈,你路上骑电动车慢一点。’看着短信我都快哭了,工作虽然忙但是家人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让梁文文暖心的不止家人的支持,还有顾客离开时的暖心祝福。她说,每次听到这句话,身上就像有股电流从头窜到脚尖,工作更有心劲了。新的一年,希望每位顾客都能高高兴兴购物、平平安安回家。”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