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阁底村:老冯的脱贫“宝箱”

2021-02-01 09:23: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想到就快过年了,冯新平干起活来更带劲了。

  1月12日,农历冬月廿九,永和县阁底乡阁底村村民冯新平起了个大早,开着三轮车向养牛场驶去。“一会儿赶中午回来,割上几斤肉,买上一袋面,回家包饺子。”

  冯新平把三轮车停在村口,脚下宽阔平坦的旅游公路蜿蜒穿行在黄土沟壑中间。指着对面山坳里的一片棚子,冯新平说:“那就是咱村里的牛场。”

  不到10分钟,冯新平带着记者就到了牛场。他麻利地拿起草料桶,向牛棚走去。

  进入三九天的阁底村,虽然阳光洒满大地,但依然能感到阵阵寒意。喂完80头牛后,冯新平已浑身是汗。

  打料、喂料、清理牛粪……这一系列动作看上去一气呵成,冯新平却坦言,“以前可没与牛‘打过交道’,这些本事都是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培训后才学到的。”

  “老冯,上水的水管冻住啦,你快来看看!”

  “老冯,果树现在不用管理了吧?”

  ……

  冯新平还是村里的水管管理员、农机操作员、果树修剪员。前些年因为给母亲看病而致贫的冯新平,自打回到村里后,就决定要靠实干脱贫,而他的脱贫“宝箱”里的“宝贝”可不少:有修水管的、走电路的、疏花疏果的……“这些技术都是跟专家学的,人家教,咱就学,不懂就问。”

  “以前在外头打零工,不光攒不下钱,还总惦记家里的老人。”5年前,决定回家种田、照顾母亲的冯新平心里直犯愁,“种地挣不下几个钱,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可咋办?”

  一筹莫展之际,包村干部的一次走访,让冯新平铁了心,留在村里赚钱养家。“那时候,村干部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记着,‘只要你能吃苦,村里就一定有活儿让你干!’”

  用阁底村党支部书记张风林的话说,当时就是要给大家一份信心,“说过的话就要兑现,不能给老百姓‘画饼充饥’。”发展产业,成了阁底村的致富门路。

  近年来,阁底村全村发展苹果产业托底,并交给专业的农业托管机构代管;通过“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引入了食用菌种植和牛养殖项目,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让贫困户切实见到了收益。

  临近中午,冯新平收拾好牛舍准备回家,他边走边感慨:“现在的日子太好了,想吃啥就买啥!以前天天吃的窝窝头,现在却变成忆苦思甜的‘营养粗粮’了。”

  靠着好政策,凭着真本事脱贫的冯新平认为,不用出村就能赚到钱,真是一件自豪又高兴的事。“今年要对我家的果树加强管理提高产量,这样,除了苹果的收入,再加上在牛场干活的工资,我相信咱这日子肯定一年比一年牛。”

  冯新平的脱贫“宝箱”内还在陆续增添“新成员”,因为他始终认为:打开“宝箱”的钥匙,一定是“勤劳+实干”。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