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22-04-22 10:04: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乔杰

各位代表: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省高院的正确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五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62132件,审执结256902件,结案率98%。省高院在今年两会《工作报告》上6次提到临汾法院的经验做法,点到的10个典型案件,临汾法院就有4个。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筑牢政治忠诚

  全市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确保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五年来,全市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干警193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人。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司法为民的初心,担当公正司法的使命。持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百年党史中砥砺初心使命,全市法院干警党性修养不断升华,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批政治坚定、忠诚履职的优秀干警。

  加强队伍建设,着力选优配强全市法院领导班子。五年来,我们从基层法院遴选了11名年轻干部到中院机关工作,从中院机关选出6名优秀干警到基层法院任职。特别是去年,我们解决了基层法院领导班子的配备问题,基层法院常务副院长全部实现了异地交流任职,全市法院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上下交流互动的良好局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二、锚定平安临汾建设,依法维护社会稳定

  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刑事一审案件12323件,刑事二审案件2321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反渗透、反分裂、反邪教斗争。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邪教组织等犯罪案件22件,坚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社会稳定。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涉黑一审案件20件441人,二审案件17件384人;涉恶一审案件111件629人,二审案件76件499人。深化“打财断血”,在“4·30”专案(陈兆平案)执行中,全市法院近百名干警转战四省五市,执行涉黑财产53亿元。陈兆平、黄炜等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毒瘤”被连根拔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依法审结秦志洲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对15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依法判处刑罚,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沙霸”“矿霸”、车匪路霸等黑恶苗头,持之以恒守护一方安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市法院有2名法官荣获国家级表彰,5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部级表彰。

  推进平安临汾建设。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案件6197件。审结黄、赌、毒犯罪案件1474件。审结醉驾等危险驾驶犯罪案件2894件。审结广受社会关注的“6·19”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405件。审结毒油条、毒枣糕、伪劣减肥胶囊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50件,斩断食品“黑作坊”生产经营链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助力清廉临汾建设。持续加大惩治腐败犯罪力度,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犯罪案件866件。依法审理了吕梁市政协原主席刘某某受贿案、省住建厅原副厅长郭某某受贿案。审理审查“6·03”农信社系列职务犯罪案23件,“太重”系列职务犯罪案13件,助力净化金融系统、国有企业发展环境。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临汾两级法院与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及时研究制定出台《临汾法院为科学依法防控疫情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制假售假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审结涉疫违法犯罪案件5件。翼城法院依法对全省首例疫情防控犯罪案件当庭宣判,霍州法院依法审理了全省首例疫情防控妨害公务案件,为山西法院提供了“临汾样板”。

  三、围绕中心大局,依法服务保障临汾经济社会发展

  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民商事一审案件129423件,二审案件16200件;审结行政一审案件1650件,二审案件610件,积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推动临汾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先后研究制定出台《法院为市委“1355”战略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举措,推进府院联动、法企互动。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提供“立、审、执”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诉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将涉企纠纷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汇编成册送法入企,提升企业抵御风险能力。配合市委营商环境专项巡察,举一反三,推动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推进“僵尸企业”出清。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47户企业破产案件,推动解决职工安置、盘活资产、再谋发展的问题。其中,2021年,全市法院对7个破产案件依法作出破产终结裁定,推动安置企业职工1461人,盘活企业土地404亩,依规核销破产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金数亿元,为临汾企业走出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推动化解金融风险。五年来,我们始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涉金融案件18208件,审结非法集资、违法放贷、骗取贷款等犯罪案件436件。“6·19”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共清退集资款1.07亿元,维护了3000多名集资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开展涉地方银行清欠清收“百日行动”,执行到位金额6.3亿元。

  依法服务保障绿色崛起。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守护黄河安澜。市中院专门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洪洞、安泽、曲沃等法院设立环境资源派出法庭,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逐步实现环资审判专业化、集约化。探索到案发地公开开庭审理环境纠纷案件,让环资审判成为生动的法治教育公开课。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环境污染、盗伐滥伐、非法采矿等犯罪案件383件,为临汾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促进法治政府建设。通过“小案件”释明“大道理”,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五年来,临汾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从32.61%上升至80.53%。依法审理的周某某工伤行政确认等两案入选最高院“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典型案例”。审结的景某某生命权纠纷一案入选最高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

  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依法呵护百姓福祉

  努力提高诉讼服务水平。打造“枫桥经验”临汾法院版,把“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党委领导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建设尧都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云丘山景区诉讼服务站,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推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改造,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以方便快捷的线上审判执行工作流程,实现公平正义与司法效率的双赢。建立调解、速裁、快审一站式解纷机制,实行12368与2189131双热线并行,努力实现让来法院办事的群众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实行诉讼费退费流程改革,累计退费4160万元,基本解决群众“退费难”和“退费慢”的问题。

  全力兑现群众胜诉权益。通过“拘留一批、移送一批、罚款一批、宣判一批”,严厉打击拒执行为,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74件。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执结涉民生案件3062件,执行农民工工资、贫困户执行款等1.65亿元,向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390余万元。2021年,全市法院执行到位金额87亿元,执结率98.77%,执行到位率65.7%,执结率、执行到位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打造家事审判“临汾品牌”。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家事案件28125件,调撤率59.74%。审结二审家事案件1326件,调撤率49.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理念,临汾中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设立家事审判庭。联合五部门下发《临汾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工作方案》,吸收心理咨询师作为特约调解员参与家事案件审理全过程,修复受损的家庭关系,化解家庭矛盾。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用心做好未成年人审判这一“特殊的希望工程”。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把握“宽容但不纵容”的精神,帮助未成年罪犯悔过自新、重返社会。针对一起校园霸凌案件,让法官走进学校以案说法,进行普法教育,帮助青少年远离伤害,维护尊严,创建平安校园。

  五、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研究制定出台《审判(执行)权力和责任正负面清单》,明确院庭长、审判组织、法官的权限和责任,把审判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责。加强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有效监管,确保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推行类案与关联案件检索机制,促进裁判尺度统一。构建主审法官审理、合议庭评议、庭长监督、分管院长审核、专委会把关解难、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审判制约监督管理新格局。五年来,全市法院审判质效明显提升,服判息诉率由85.39%上升为88.18%。进入再审的案件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21年,比前一年下降了1/3。2021年,市中院审判、执行、诉服质效约束性指标量化得分全省排名第二。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保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大量案件诉前调解或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老百姓获得了改革红利,法官减轻了办案压力,市中院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加快智慧法院建设。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司法需求,全市法院建立了网上立案、云端开庭、在线查扣、冻结、互联网送达等全流程在线司法模式。特别是疫情期间,智慧法院大显身手,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五年来,全市法院在线庭审直播44832件,观看量达5879万人次,做到了审判执行工作全程留痕、全程监督。智慧法院建设大大提升了司法效率,实现了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临汾法院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司法理念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精准服务大局、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还不够强。二是法院一些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法院干警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司法公信力离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四是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工作方面还有短板。五是知识产权、互联网、企业破产改制等领域高素质专业化审判人才短缺,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临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争先、进位、崛起的关键时期。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工作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十四五”规划落实和市委“1355”战略实施,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全面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为临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第一方阵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聚焦“三大板块”,优化基层人民法庭布局。因地制宜,打造适宜区域发展的功能性人民法庭。探索建立沿黄板块的乡村振兴、旅游发展人民法庭;沿汾板块的基层社会治理人民法庭;沿太岳板块的优化营商环境人民法庭,以高质量的能动司法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聚焦产业转型,完善司法联动保障机制。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助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围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服务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聚焦环境改善,提升环资审判工作水平。加强“两山六河一流域”生态司法保护,深入推进“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高质量审理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用法治力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四是聚焦改革开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依法保护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审慎采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五是聚焦民生保障,建设平安临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加强诉讼服务中心集约化建设,拓展多元解纷平台功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六是聚焦队伍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全面建设“清廉法院”,着力打造服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法院队伍。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