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2-02-19 15:26: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锚定目标有作为 踔厉奋发启征程

——大宁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大宁县位于晋西吕梁山南端、黄河东岸、临汾市西北部。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大宁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奋发图强,积极作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摘帽”。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大宁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大宁县县委书记王晓斌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落后的大宁在我们手中有大变化、有大作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小县也有大作为的新篇章。”

精准发力 持续实施民生工程

  大宁县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同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好大宁一中新校区、大宁二中实验综合楼等项目,谋划推进职业中学建设,城南路棚户区改造配建幼儿园秋季开园招生,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保障教师工资待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围绕“双减”要求,落实好“五项管理”“十项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基本医疗方面,巩固拓展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成果,完成县医院新院区搬迁和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有序推进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深入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抓住优质资源下沉机会,着力培养一批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带动全县各类医疗机构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提升。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实行分类帮扶救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县级配套3300万元,保持投入力度稳定增长。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统筹抓好产业就业、社区融入、公共服务等工作,确保搬迁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管好用好产业扶贫项目资产和村集体经济收益,着力提升脱贫村自主发展能力。

  按照“一纵一横”发展规划,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坚持“一村一特色”,年内完成1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横线”6个村以产业特色为亮点,“纵线”10个村以黄河文化为主线,高标准、创意化打造沿黄乡村旅游“大宁样板”。同时,全县范围内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全力抓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宁坚持“特”“优”主攻方向,构建以水果产业为主,其他特色产业为补充的“1+N”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

  以“宁脆”苹果为龙头,打造“一县一业”。扩规模、强基础,新栽植“宁脆”苹果6131亩、嫁接2248亩,完善果水、果肥、果路配套,实施提水灌溉和“宁脆”苹果水利配套建设工程,新增有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亩以上。延链条、增效益,新建“宁脆”苹果苗木繁育基地200亩,建设水果供应链基地,组建供应链联盟,制定果品分级储运、分级包装标准,培育引进水果精深加工企业,开发果汁、果醋、果酒等功能产品,推动果业链条向统一化、标准化发展。同时,统筹带动梨、杏、樱桃、葡萄等水果发展,真正把水果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推动特色产业多元发展。花卉产业以发展盆花种植为重点,继续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形成集“种、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蔬菜产业以政拓公司、绿康园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在沿川地带重点发展羊肚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统筹抓好优质瓜菜种植,集中打造沿川蔬菜产业集群。小杂粮产业依托昕宗酒业,采取订单种植模式,发展酿造型高粱3万亩以上;支持专业合作社联合创业青年团队和农户,开展小杂粮集中种植、加工、包装和营销。同时,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种植面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7300亩,为全年丰产丰收打好基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

  坚持把园区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主要载体,切实把产业集聚区打造为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的转型发展新引擎。发挥集群发展效应。围绕“一区四园”布局,瞄准发展定位,推行“链长制”,着力推动集群化链条化规模化发展。花卉产业园以隆泰、盛世兰花为“链主”、有机循环产业园以昕宗酒业为“链主”、煤成气化工产业园以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为“链主”、科创产业园以宇良光电为“链主”。

  深入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围绕果业提升,支持本地企业联合省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仓库、物流配送站,加快推进生鲜冷链和仓储物流发展。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深入推进批零住餐等传统商贸服务业升级,着力抓好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合理规划设置集中摊点,打造特色小吃集聚地。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稳妥推进交通运输、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着力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

做优环境 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全面压缩开办环节、时间、成本,提升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开办便利度,力争市场主体年度增长15%以上。加大中小微企业培育支持力度,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政策,推动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全力激发市场活力。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效率和群众获得感“双提升”。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小概率抽查,实现大范围震慑。深入落实县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开展全流程、高质量入企服务,用心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坚持把项目谋划贯穿全年工作始终,按照谋划储备一批、成熟开工一批、建设投产一批要求,围绕产业发展、重大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工作,包装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充实更新“四张清单”,不断做大项目盘子。同时,严格落实重点项目指挥长机制,加强对项目谋划、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用好专班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征地拆迁、手续办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实行“周推进、月调度、季通报”机制,开展重点项目专项督查、观摩评比等活动,全力抓好总投资37.81亿元的43个重点项目。

建管并重 打造美丽宜居县城

  全力推进16个重点城建项目,突出抓好还迁安置点、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深入开展靓城提质行动,大力推进城镇巷道街景和高速口至昕水镇沿线综合整治,集中治理乱堆乱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县城管理顽疾,突出抓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和城乡接合部管理,不断提升县城舒适度和群众满意度。

  坚持规划引领,在县城总体规划指导下,统筹做好市政领域专项规划,建立新改建城市建筑外立面报备制度,形成科学完备、指导有力的规划管理体系。深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管露天夜市及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晋西太德塬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昕水河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塬面水土流失防治和塬面保护工程,坚决守好生态底色。

  严格落实“双碳”“双控”要求,严把“两高”企业准入关,突出抓好鸿晋公司等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改造,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统筹推进“五水综改”,确保万元GDP用水量降幅等指标完成市定任务。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强基固本 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深化“大宁技工”品牌创建,开展多层次、多类型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以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分类指导、因人施策,全力保障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充分发挥县域企业和以工代赈项目吸纳就业作用,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好用好“三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鼓励支持乡村两级举办特色文化活动。适时开展“黄河仙子文化旅游节”“桃花节”等品牌性文旅活动,着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性文旅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健全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抓好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困难群体帮扶、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民生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座、改扩建9座,规范管理、科学运营,打造一流养老服务品牌。依托幸福学校,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力度,力争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

常态机制 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压实“四方责任”,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凡进必检、凡进必消、人物同防”,突出抓好冷链食品、物流快递管理,把好第一道关口。加强超市商店、饭店旅馆、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管理,严格控制聚餐活动,落实好“两码”查验、测温、戴口罩等措施。继续落实县领导包乡镇包网格、县直单位包楼宇工作机制,把防控措施落到最小单元。全面加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集中隔离、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物资保障等方面能力建设,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构建群体免疫屏障,全力以赴守好“大宁阵地”。

  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城市燃气、道路运输、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私挖滥采、非法生产等行为,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聚焦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抓好制度落实、安全培训、现场管理等工作。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补足配齐应急物资,组织开展多类型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控新治旧”,规范初信初访办理,深入开展重复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工作,切实解决好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强化食品药品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监管,严防各类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设,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2022年是各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对于我县‘十四五’发展也是意义重大,‘八项重点工作’成为全县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小县要有大志气,小县也可以有大作为。我们就是要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让大宁各项工作有新进展,新突破。”大宁县县委书记王晓斌掷地有声地说。

  李明珠

  图片由大宁县新闻网络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