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017年11月,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201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2021年9月,获得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2023年9月,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短短6年时间里,接连摘得4项“国字号”荣誉,这其中的玄机和奥秘究竟在哪里?近日,记者一行走进吉县屯里镇太度村,探寻其跻身国字号“四项标杆”背后的核心密钥。
乡野造民宿
行走在美丽乡村,漫步在如意太度,邂逅在芃篱人家。
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古为今用”的新民宿,世外桃源的沉浸感,错落有致的风景线,在这里,处处能够体会到远离喧嚣的净心之旅。
民宿是芃篱人家的精华之所在。大小不一的庭院,充满诗意的命名,风格迥异的布局;庭院里,流水潺潺,古树依依;庭院外,曲径通幽,酒肆茶馆……
来自太原的游客郭女士对这里赞不绝口:“远离车水马龙,走近大自然,享受乡村周边的自然风光,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可以带着孩子去采摘蔬菜、水果;去看小宠物;去图书馆看书;也可以泡一壶热茶,坐在沙发上,享受这美好惬意的休闲时光!”
“这次来临汾,我先去了云丘山,之后又打卡壶口瀑布,感觉不虚此行。入住芃篱人家后,那种放空一切的舒适和清新幽雅的环境更是让自己原本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下来。秘语农场里还有羊驼、矮马等萌宠,真的好好耍!”重庆游客柳女士如是说。
近年来,太度村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设计灵感,以“宿于乡村、隐于田园、归于慢生活”为建设理念,邀请重庆伍度造设创意农业设计团队业界“大咖”,充分挖掘太度村民俗文化、村落生态、地域历史、产业资源,编制完成《三产融合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突出太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业特色。
2022年7月1日,该村首个重量级文旅产品——“芃篱人家”应运而生开始试营业。“芃篱人家”顾名思义,就是传统中式篱笆小院。借由高标准的专业规划设计和大手笔的翻新改造升级,被岁月侵蚀的民俗院落迎来蜕变新生。“这里的每一间屋舍、每一处院落都保持其原有风貌,并在自然古朴的文化中植入现代的生活元素……”芃篱人家民宿前厅部主管龚艳丽娓娓道来。
伴随着一座座世外桃源般的民俗院落“焕新”登场,古太度平添新内涵,老院落赋予新生机。目前,由吉县伍度吉祥乡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的33个芃篱人家民宿院落、61间精品民宿客房已全部投入运营。
眼瞅着来村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太度村党支部书记支永亮喜上眉梢:“今年暑假期间,芃篱人家的入住率达到80%以上;9月6日—10月1日,民宿的客房基本处于满房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芃篱人家民宿项目还有效破解了村里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单就客房部这一块,就直接为村里解决包括保洁工、管家和房嫂在内的200余个工作岗位。
乡风筑名片
在太度村,还有一个“宝藏之地”——村德村史馆。
“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孝悌人之本,立德荫子孙”“深念父母恩,聊以寸心表”,走进太度村村德村史馆,一张张图片、一句句箴言跃然眼前,从村庄的变迁到村规民俗,从贤人好事到廉政文化等,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和洗礼。
提起太度村“村德村史馆”,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1990年,在退休返乡的吉县司法局老干部、老乡贤胡祖金倡导下,太度村每逢重阳节都要开展“好媳妇、孝顺子女、和睦家庭”评比活动,其中“赛被子”是重要环节。各家各户要把老人用的被褥晒出来公开“赛”,根据被褥的新旧、薄厚和干净程度,结合平日对待老人的言行,选出“好媳妇”,通过“多表扬,少批评,启发自觉”,引导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为凝聚人心、传承村风,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化众村民、引领村民、教育村民,村里建起了全县首家村德村史馆。
“敬老人,育子女,家庭和睦是真理”“邻里间,重情义,互帮互助如兄弟”“讲文明,行礼仪,宽以待人严律己”“讲卫生,好习气,环境优美有秩序”……之后修订的村规民约十四条助力赋能太度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吹遍全村。在太度村,谁家有争吵或谁家子女不孝,该村文明礼仪教化会的老人们都会进行调解。
时至今日,太度村一以贯之坚持每年举办重阳节活动,连续30多年统一给65岁以上的老年人集体过生日;先后表彰奖励孝老爱亲先进典型380余人,弘扬孝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推动移风易俗;用好村德村史馆,组织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组织群众感受“人生第一课”,组织党员干部上好“入党第一课”;充分发挥教育阵地作用,使以德树人在太度村蔚然成风。
如今,太度村不断将孝善文化发扬光大,爱老、敬老行动与时俱进,“赛被子”大赛成为照顾老人衣、食、住、行等的全方位“竞争”,“好儿子”“好媳妇”评选标准持续提升,家家善待老人,尊老敬老爱老成为风尚引领和行动自觉,让太度村孝善美名传遍四方。
好乡风筑就金名片,好民风带来好名声,更带来发展的好机遇。重庆伍度吉祥乡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度朝华乡村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蒋久斌感慨:“我们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项目,但是合作最愉快、项目开展最顺畅的就是太度村。这里民风纯朴、百姓和善,从村委到乡镇再到县委县政府,每一级领导干部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解决了很多发展中的难题。我们在这里很安心、放心、暖心。在去年‘芃篱人家’项目步入正轨后,今年我们又在这里开办全省首家乡村振兴职业培训学校。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地将合作伙伴引进来寻找商机、留下来共谋发展……”
乡间有好物
“我是来自太度村的武兴忠,我为屯里镇太度村山货代言!”记者来到位于‘芃篱人家’停车场东侧的“乡野有物”特色农产品超市旗舰店。推门而入,厅北三孔窑的构造设计让人眼前一亮,高山苹果、玉米面、黄小米、绿豆、花生油等吉县特产山货和五谷杂粮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杂粮山货摊位上,“金牌买手”武兴忠正在直播。56岁的武兴忠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除了平时干农活,农闲时他也会挨家挨户收点山货在这里直播带货。在买手标签下方,还有武兴忠的买手承诺:“所有山货均来自当地农户自家种植或野生生长,传统种植,量小品质好,请大家放心吃!”
买手伊西莲今年54岁,她也是土生土长的太度村民。前些年她家以种地为主,后来为老百姓加工粮食,也到村里收各类杂粮、野生蘑菇、野生木耳、羊肚菌、松茸蘑菇等,随着互联网电商兴起,她也开始在网上直播带货。
“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很多吉县当地农特产品质地优良、营养丰富、口感一流,但却苦于农户销售无门,好山货跳不出山间垄头。”“乡野有物”品牌运营负责人柳巧玉介绍,“唯有通过平台的合作模式,把熟悉村庄物产情况的本地人培养成‘买手’,把‘买手’和公司既有渠道强强联合,方能让好产品实现高收益。”
如今,太度村培育出一批像武兴忠、伊西莲这样熟悉当地特产的乡村买手,他们走街串巷,遍寻优质农产品,带出真正好山货。借助“乡野有物”这一平台,他们把没见过“世面”的好山货更好地推向全国各地。
“乡野有物”特色农产品超市旗舰店店长张意告诉记者,目前线下门店每个月的平均营业额都在几十万元,山货“好物”主要面向上海、广州、深圳等消费能力更强的一线城市……
乡村产业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
借“芃篱人家”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双向加持,太度村顺势而为,确定“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该村依托土地资源,不断夯实一产发展之基。以“山上苹果、川地蔬菜”为布局,以“沿川调产增收、山垣林果满园、家中特色养殖、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引进玉露香梨、特色养殖、农光互补项目等,形成蔬菜、果树等为主的产业基地,成立种植、养殖、苗木等各种专业合作社,让入社农户享受股份分红。引进新兴项目,二产调整经济结构。太度村引进吉县金智农业光伏有限公司、山西天惠聚源能源有限公司和垚鑫生物质发电公司等清洁能源企业入驻,建成总投资3亿元占地560亩的30兆瓦农光互补发电站。村委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发展壮大以果蔬加工、肉制品加工等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引进吉美鲜、吉美御坊等多家企业,带动周边群众创业增收。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三产引领村民致富。“芃篱人家”特色民宿运营至今,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带动村民增收70余万元。
今年年初,在山东打工的李伟琦放弃每月8000元的收入回乡创业。妻子尹璐云也从山东老家跟他一起回到太度,如今在太度村乡村职业培训学校上班。尹璐云说:“这里环境好,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我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公司还给交各种保险,工作压力不大,没有后顾之忧,老人也能帮忙照看孩子,我很满意!”
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太度村,不仅吸引本地青年返乡创业,也招徕外地客商频频造访。如今的太度,已然成为吉县的“乡村会客厅”。今年以来,该村共接待170余家企业前来考察。
一位在太度村摆摊的大爷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太度村可以说是老有所乐,小有所悦,新风吹沃野,幸福润心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的边界,围绕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新需求,进一步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继续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太度村的产业发展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让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努力打造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新太度!”展望未来,村党支部书记支永亮信心百倍。
美丽乡村,如意太度。太度的美,是古朴与现代的融合;是田园与都市的加持;是内在与外颜的并存,是满满的获得感,是浓浓的幸福感。太度的美,始于气质,盛于颜值,终于价值,这才是持久的、永恒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美,才是美丽休闲乡村的真谛!
记者 姜秀丽 王小庚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