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流经安泽109公里的沁河岸畔,坐落着许多美丽的小山村。清澈见底的河水,密集重叠的鹅卵石,天然形成的小瀑布,都能让人想起老电影里捣衣声声、欢歌笑语的沿河场景。
然而,在众多的小山村里,唯有府城镇的小黄村真正红火了起来。这个小村率先改变发展思路,成为当地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子。
小木屋下,三五游客品着茶聊着天;塑胶跑道上,一家人蹬着观光自行车感受着别样的清新;河面上,皮划艇荡着一对对情侣悠闲自在……6月18日,记者刚到小黄村口,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投身其中,聆听“小黄村的故事”。
以前的小黄村,和大多数农村一样缺人才、少技术、没资源,如何引领产业让村“两委”着实犯愁。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村党支部书记张高喜决定尝试把网上虚拟的“QQ农场”搬到现实中来,开创了土地租种新模式。
“现在看来,当初选择‘QQ农场’这个项目没错,随着项目逐年扩大,村集体收入年年有突破。”张高喜介绍,为了统一管理,2013年,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一亩地8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再以一分地300元或500元的价格出租,当年32亩土地就被抢租一空,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余元的收入,去年“农场”已扩大至140亩,明年收入定会有新的突破。
“我在‘农场’帮租户管理菜苗,人家每个月给我2000元工资,家里就10亩地,辛辛苦苦一年也没在这里半年挣得多。”58岁的村民魏玉明告诉记者,村里年年都增加项目,安排了本村不少剩余劳动力。
今年3月份,小黄村依托原有“QQ农场”,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于沁河沿岸打造了集人文风光、农业采摘、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休闲俱乐部,正式开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收入就突破了3万元。
“一到周末村口就停满了车,昨天一天来了近300位游客,光我这里就卖出去三四十张票。”正在游乐场售票的村民吴光录告诉记者,在景区售票一天能挣60元,村里很多刚高考完的学生都被临时安排到景区工作。
“今年,村里的集体收入预计能突破12万,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小黄村的发展才会有新突破。”张高喜告诉记者,村里很多项目还需完善,能使村里200余剩余劳动力年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这才是他真正想看到的。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 吉政